多動是腦力勞動者的長壽訣竅
古往今來,善于用腦者,無不注重體力勞動與體育運動。
孔子教授弟子,不僅授以詩、書、禮、樂,而且傳授射箭和駕車的技術,還帶領學生到廣闊的大自然中去郊游和登山。他贊賞的是在春季三月,穿上春裝,陪伴老友,帶上孩子,到河邊去洗澡,到山上去吹風,然后詠詩、唱歌。這位用腦極勤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那“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卻能年逾古稀,顯然與他在“勞心”之后,又善于“勞手足”密切相關。
有一位教師從孔子動靜結合的事例中受到啟發(fā),在一生中既勤于用腦,又勤于運動,做到了動靜相兼,所以退休之后直到90高齡,仍可生活自理,且??磿鴮懽?。他還專門介紹自己深刻的體會:“幾十年來,一直井井有序地合理安排時間,讓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交替進行。一方面消除緊張的腦力勞動所造成的高度緊張狀態(tài),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充分地休息;另一方面又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既呼吸到新鮮空氣,又搖曳筋骨,促進了新陳代謝,加強機體各個方面的功能。這無疑是我輕身耐老、不患高血壓等疾病、得以頤養(yǎng)天年的原因之一。”
馬寅初教授既是聞名中外的人口學家,又是享年百歲高齡的壽星,他的三條長壽訣竅之一就是“恒動”。持之以恒,經(jīng)常運動。馬老一生既勤于動腦,又勤于動手足,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健身走步,每天要走六七千步,即使晚年體弱多病,也不間斷。
上海的書法家蘇局仙,也特別注重運動養(yǎng)生,他風趣地說:“動物就是要動,不動變成廢物。”他每天黎明即起,廣步于庭,尤其喜歡到空氣清新的野外散步,即使到了90高齡,仍然興致勃勃地到田野去慢走六七千步。隨著年歲的增高,到野外行動不便,他仍然樂呵呵地堅持家務勞動,直到百歲高齡,也未間斷。他深有體會地說:“我本愛勞動,日常家務,能做即做,做到力盡時才停止,在氣喘汗出時為快樂。”蘇局仙先生1985年被評為全國健康老人,1991年仙逝,享年111歲。
人們向這位百歲壽星請教頤養(yǎng)天年的訣竅,他笑答道:“訣竅就是三個天天:天天活動,天天學習,天天做事。”
事實證明,善于“勞手足”是“勞心者”預防疾病、避免早衰、健康長壽的訣竅,所以,我們在緊張用腦的間隙,應當穿插體力活動。好能養(yǎng)成每天到戶外鍛煉的習慣,無論做操、打拳、跑步都行。飯后出門散步,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星期天、節(jié)假日邁開雙腳,出外郊游,更能放松身心,活動筋骨,增強體質(zhì),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