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水溫有講究
足浴的水溫多在36~43攝氏度之間,但一般不應超過45攝氏度。低不低于36攝氏度。水溫還應由個體差異來決定,初次足浴者,水的溫度可以低些,并逐漸增加水溫。以保健為目的的足浴水溫可低些,痹癥、中風后遺癥及四肢厥冷等治療性足浴,水溫應高些。對于兒童、高血壓患者、皮膚感覺遲鈍的患者、中風后遺癥患者,應有專人護理,防止損傷皮膚。
足浴能治哪些病
足浴的適應癥較廣泛,適于內(nèi)科、外科、兒科、婦科及皮膚科許多疾病的治療,也可用來保健益壽、美容潔膚。足浴具有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活血通絡作用,故適于痹癥、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風后遺癥、四肢厥冷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閉經(jīng)、小兒麻痹后遺癥等。足浴還能明顯消除疲勞,改善睡眠,治療神經(jīng)官能癥。對兒科、婦產(chǎn)科疾病也有獨特的療效。足浴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對于各種頸椎病都有輔助治療作用。長期低頭工作容易患頸椎病的患者,也可以經(jīng)常足浴來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
足浴有禁忌
患嚴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皮膚破損或皮膚感染者不宜足浴。
飯前、飯后30分鐘不宜進行足浴。由于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nèi)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足浴是利用藥力和熱力的協(xié)同作用而發(fā)揮效用的。藥液需要保持適宜的溫度,稍冷即應調(diào)換藥液。浴后,應立即擦干腳部的水,穿上暖和衣服,以免受涼感冒。
足浴的時候,由于足部血管受熱擴張,使頭部血液供應量減少,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的癥狀。這時候應暫停足浴,讓患者平臥片刻后,癥狀就可以消失。也可給患者冷水洗腳,使足部血管收縮,以緩解癥狀。
如果足浴中使用的藥物引起了皮膚的過敏,應該立即停止足浴的治療。必要時可以到醫(y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