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人體有很多的穴位,每個穴位對我們都有著不同的作用。那么什么穴位能夠讓人健康長壽呢?夏季炎熱易中暑,什么穴位能夠清熱解毒呢?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用自然療法打開健康之門
太沖:腳背上大拇指和第二趾結合處向后,在足背高點前的凹陷處。是肝經(jīng)的原穴,護肝的特效穴位,平肝清熱,清利頭目。對頭痛、耳嗚、眩暈、失眠、煩躁易怒都有平調作用;兼有穩(wěn)壓、調經(jīng)、祛熱、消除用眼疲勞之用。有人體自身菊花茶之說。
涌泉:被稱作第二長壽穴。位于足底前部叫陷處,足尖與足跟連線的前1/3和2/-3交界處。有較強的抗衰老作用,對高血壓、糖尿病及呼吸道疾患、心絞痛等都行防治作用:患口腔潰瘍,可將吳茱萸粉用醋調成糊狀,貼在此穴,外用膠布固定,效果顯著。
極泉:位于腋窩正巾頂點。是冠心病、肺心病及頸椎病所致上肢麻木防治的要穴。先用手指點按穴位上,然后向旁邊撥動,常有麻感向手指方向傳導。對過飽引發(fā)的胃脹不適,按揉左側極泉穴5分鐘也有療效。
曲池:曲肘關節(jié),肘橫紋外側端就是曲池穴。曲,彎曲之意,池為水聚之處,這里指陽氣,從此向深處會聚到臟腑得以調節(jié)。發(fā)熱時有瀉熱之效;心情煩躁,有祛火之功;且有助f平穩(wěn)血壓、血糖,有謝頂、肘腕關節(jié)酸痛者不妨一試。
內關:手掌朝上,腕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有“寧心安神、理氣上痛、和胃降逆”作用。按揉內關,可增強心功能,調整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日常保健的要穴,有心臟保健醫(yī)之稱。對難止的打嗝、嘔吐及腹瀉也有明顯效果、養(yǎng)老:手臂朝上,小指側尺骨小頭近端撓側凹陷中。是各經(jīng)經(jīng)氣深集的部位,其功能是吸收水谷所化之精氣供養(yǎng)全身。有利于耳聰目明,對各種痛癥(頭痛,面痛,肩、背、肘、臂酸痛,急性腰痛,頸痛項強)有效。對落枕、呃逆、手麻、癡呆也有效果。
百會:兩耳尖連線與頭頂正中線交點處。為“一身之宗,百神之會”,“三陽五會”,是人體陽氣匯聚之地,“百病皆主”,故名百會。開竅醒腦,回陽固脫,健忘失眠,中風失語,皆以求之。特別是配以列缺,治療頭痛有寧神醒腦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