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府:后腦勺與頸脖交接下的凹陷處,與耳垂相平大筋外側凹陷的風池在同一線上。對頭痛,暈眩,頸、肩痛,鼻咽、跟部疼痛有效,感冒點揉或與風池交替按揉,可有良效。
膻中:位于前正中線與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交界處。是氣會穴,即宗氣聚會之處。有通絡活血、寬心理氣、平喘止咳、松解血管作用,利于防治咳喘、胸悶、心悸、心絞痛、心躁氣短。
中脘:位于臍上4寸處,為強壯要穴,具有健脾益胃、通腑降氣、培補后天之能,《循經(jīng)》中稱:“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也可用于控制體重。
氣海(丹田):臍下1.5寸處。丹田為元陽之本、真氣生發(fā)之處,生命動力之源,又有“性命之極”之稱,為“十二經(jīng)之根”、“五臟六腑之本”,因其是“呼吸之門”,任、督、沖三脈起始處,全身氣血匯集之地,故稱“氣海”。丹田內氣強弱決定人之盛衰存亡,氣功中意守丹田,氣降丹田,都強調共強壯人體、延年益壽之功,它與男女生殖功能相關,是人體性保健大穴。
關元:臍下3寸處。被稱為第一性保健大穴。有培補溫養(yǎng)元氣、腎氣作用,對婦科炎癥、白帶、痛經(jīng),男性陽萎、早泄、前列腺病有良好效果。灸關元有助于睡眠,特別是對老年性失眠更為明顯一與足三里齊名,是人體保健大穴。
神厥(肚臍):于前正中線腹中央。是任脈要穴.,臍是胎兒吸取母體營養(yǎng)的通道,連接人體真氣真陽,是元氣所在地,稱命蒂。昔有二官相連之說,大腸是傳導之官,施排出廢物;小腸是受盛之官,施吸收營養(yǎng):具有溫腎健脾、補陽益氣的作用,“常灸神厥穴,百病自會滅”:《扁鵲心書》記載:“依法熏蒸,則榮上調和,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體開健,其中有神妙也,……凡用此灸,百病頓除,益氣延年”。多采用敷藥、指壓及灸法,即臍療,特別對慢性腹瀉、五更瀉、產(chǎn)后尿潴留、調節(jié)消化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