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二:幼兒園“早教”不利于與小學教育對接
“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則是小學教育的主要目標。過早地讓孩子接受‘小學化’教育,容易增加其厭學情緒,更會錯過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佳時期。”某小學一名校長說,在幼兒園接受過和沒有接受過“小學化”教育的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后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前者在學習一年級基本課程的時候,認識所有拼音字母,會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甚至會背誦乘法口訣和簡單的英語單詞;而后者卻要從頭學起。
某小學的季老師也認為,過早接觸“小學化”教育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好對接小學教育的,因為他們學過,對老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課后作業(yè)也完成得馬虎?,F在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的孩子越來越多,這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嚴重的還會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孩子在什么年齡就該做適合這個年齡的事,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都學完了,而小學老師卻要從頭教起,那么孩子們哪來的新鮮感?剛一上學就沒了新鮮感,以后還談什么學習興趣?”
說法三:適當引導,孩子易在玩耍中養(yǎng)成好習慣
某保育院的趙老師則表示,俗話說3歲看到大,從孩子剛一入幼兒園開始,老師們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游戲,不斷地把良好的行為習慣滲透到每天的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在快樂地玩耍中養(yǎng)成好習慣。如果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那么他將終身受益,這比孩子學會了多少字,會背多少唐詩重要得多。
“其實,對于剛入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學習了多少知識,而是要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和動手能力更重要,如果想給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就要從其行為習慣開始。”有著36年幼兒教齡的譚老師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