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暑大暑相連的三伏天就要到來了,炎熱的夏天讓很多人沒有了胃口,從而導致食欲下降,那么炎熱的夏季注意什么才能有助于三伏天養(yǎng)生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學習和了解夏季養(yǎng)生之道!
三伏應三補
中醫(yī)養(yǎng)生素有“夏補三伏”之說。但酷暑盛夏之時進補會不會有“火上加油”或“虛不受補”的副作用?答案是否定的。
“三伏”之際,人體氣血趨向體表,形成了陰氣盛于外而虛于內的生理狀態(tài)。汗出太多,機體就會喪失大量水分、無機鹽類和維生素,加之夏季胃液分泌相對減少,功能低下,影響消化吸收,致使營養(yǎng)補充相對減少。此外,酷暑夜短,蚊蟲干擾,
睡眠相對不足,從而易使人體出現(xiàn)虛證,根據“虛則補之”的原則,只有用“補法”才能調整機體功能。對于陰虛者,天越熱則陰越虛,陰越虛則虛火越旺,此時補陰,猶如久旱遇甘霖,不會“火上加油”。
對陰虛內寒者,暑熱越盛,陽氣越傷,體內越寒,此時進補,恰似雪中送炭,也絕不會“虛不受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進補?所謂“補法”,并非單純地進食美味佳肴或吃補藥,而是綜合調攝。補的方法多種多樣,但主要有神補、食補、藥補等。
1.順時調神 即“神補”。首先,在盛夏時節(jié),宜順應自然,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黃帝內經》指出:“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其意是指暑天可適當晚睡,早些起床,中午適當安排午休。
在清晨或傍晚時,可選擇公園、河邊、湖畔、庭院等空氣新鮮處,進行散步、太極拳、太極劍、導引保健功法、氣功鍛煉,使心情舒暢,胸懷寬闊,神清氣和,精力充沛,心神得養(yǎng)。如果條件允許,還可參加外出旅游、消夏避暑,既使人心曠神怡,又可鍛煉身體。
2.因人施膳 即“食補”,是指用不同食物補養(yǎng)和調整機體的偏頗。體質偏于氣陰虛者,可適當選些甘寒益陰補腎之品,如龜、鱉、鴨、鵝肉做菜肴;偏于陽氣虛者,可適當選用溫性食品進補,如牛肉、雞肉、羊肉等,以溫中益氣,填補精髓,增強體質。
但由于夏季人體消化功能較弱,因此,除適當服食一些上述補品外,飲食宜清涼味淡,少食肥甘油膩厚味之品。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適當飲用一些保健消暑飲料是必要的,但切忌過度貪涼飲冷。大汗之后不可暴食冷飲,某些慢性病患者更應有所選擇。
3.辨證服藥 此為“藥補”。陰虛體質者,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滋陰清火、生津止渴之品,如西洋參、沙參、麥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等,以及生脈飲、西洋參蜂王漿等中成藥。
陽虛者,可選用巴戟天、蛤蚧、鹿茸等助陽之品,或選用金匱腎氣丸、龜齡集等中成藥。偏氣虛者,可選用人參、黃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