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彈棋,在棋型、布局和行棋步驟等方面,基本上因襲漢魏舊式,但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變革。棋局的形制,據(jù)唐代盧渝《彈棋賦》所述,為“下方廠以法地,上圓高以象天。
起而能伏,危而不懸,四隅成舉,四達無偏,居中謂之豐腹,在末渭之緣邊。”其棋局中間為圓頂,象征著天,局的四邊代表地,與我國古代人認為天圓地方的觀念相適應(yīng)。這樣增加了彈棋的復(fù)雜性,因而在游戲方法上也發(fā)生了許多變化。
上述唐代彈棋局末能留下實物或圖式,但是我們從當(dāng)時傳入日本,經(jīng)過變化,盤式由四面變?yōu)閮擅娴膹椘寰?,約略可以窺知唐代彈棋局的形制。
唐代的棋子仍系木制或象牙雕刻而成。但棋子的數(shù)量已增至24枚,二人對局,每人12枚。上引日本彈棋局,每邊設(shè)局道12條,可能就是用棋子24枚的彈棋。
唐代大文學(xué)家柳宗元作《彈棋序》對24子彈棋進行了解釋:“置棋二十有四,貴者半,賤者半;貿(mào)曰上,賤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每一方的12枚棋子中,又分貴賤子各6枚。玩時,大約是以一方的棋子擊對方的棋子。
柳文接著又寫道:“下者二乃敵一,用朱、墨以別焉……既而抵戲者二人,則視其賤者而賤之,貴者而貴之。其使之擊觸也,必先賤者,不得已而使貴者”。
在24子中一半是紅色,即所說的“貴子”,一半是黑色,即所說的“賤子”。玩棋的人都應(yīng)先以賤子去擊觸對方的子,不得已才用貴子。唐以前的彈棋沒有貴賤之別,上下之分,入唐以后,小小的彈棋竟成了一龐大的等級社會的縮影。
早起象棋形態(tài)之 六博
六博是我國早的象棋形態(tài)。在秦、漢時期六博得到廣泛的傳播。上至貴族官僚,下至黎民百姓無不樂于此道,成為宮廷和民間喜聞樂見的棋戲之一,并出現(xiàn)了一些與六博相關(guān)的有趣故事。
《說苑.正諫篇》記載秦初人嫪毐(音laoai)被封為長信候后,以太上里自居。在秦王嬴政行冠禮的宴會上,設(shè)六博助興,博戲中醪毐管不住自己那三寸舌頭,口出狂言,結(jié)果是落得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