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名間鄉(xiāng)農會辦理『茶葉品質官能鑒定人員遴選』,提升茶農茶商正確的評茶技術。目前該茶區(qū)內通過茶業(yè)改良場考試的人數多。
◎1988年:應用冷凍技術將秋茶半成品冷凍玉冬茶生產時完成初制茶,提高茶價,靠冷凍技術疏解揉捻工人缺乏及賺取冬茶與秋茶間的差價,更因而發(fā)展出冷凍茶的喝法,流行了好幾年,茶葉真空包裝率先在該茶區(qū)使用。
◎1991年:茶農李錦士引進室內萎雕、恒溫恒濕空調系統(tǒng),是制茶技術的一大突破。高鮮蜜綠的茶湯,墨綠的外觀已不必靠天候而靠自已。
陳煩堂先生選育的『烏龍早』漸漸為茶農接受。自木柵茶區(qū)引進『四季春』品種,此兩品種抗寒性高,香氣明顯,縮短冬季茶葉休眠時段。
小葉種茶苗及臺式烏龍苗制茶技術輸至中國大陸、印尼、泰國、越南等地。
◎1993年:引進不織布覆蓋茶園防霜,從此一年四季都有茶可采收制造。改變制茶廠高投資低使用率及茶商必須囤積茶過冬的型態(tài)。
茶農陳榮守引進茶葉計算機色澤選別檢梗機械,改變初制茶買賣型態(tài)。沒檢梗的初制茶,茶商不愿采購,如此可從檢梗代工廠統(tǒng)計出該茶區(qū)的年產量。
1994年飲料茶大流行,飲料廠茶葉需求不足。
◎1994年:茶藝術、茶文化由名間鄉(xiāng)農會辦理推廣講習,成功的將茶文化帶進茶鄉(xiāng),由茶商、茶農自愿組成的茶文化團體因而產生。松嶺茶藝文化協(xié)會、松嶺斗茶協(xié)會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