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慢的好處:
再說說"慢"的好處,世界上所有運動項目都是中速度或快速度,從來就沒有以慢速度的練習方法來訓練搏擊術的,只有中國的楊式太極拳以其獨特的訓練方式--慢,來作為運動的方法,用慢速訓練出極快速的技擊效果。他要求練習者必須要以慢速度做各種動作,不僅是慢速,而且還要求勻速,要慢而勻,不能有忽快忽慢的現(xiàn)象,中途也不準變速,要求開始是什么速度,結尾也仍保持原速。因為太極拳是內外兩功合一的拳種,是內外兼修。與吐納導引術相結合的"內功拳",用慢速度運動方法訓練出極其快速的搏擊術,打人于不知不覺之中(指高功夫者)。
這有點與小提琴初學時的右手拉長弓、慢弓、勻速分配音符在弓弦上的時間相類似,只有把慢弓拉勻拉好了,將來拉快弓時才能快而不亂,是快速演奏的基礎課程,廣義的講,楊式太極拳也可以算是一種"氣功"它是以外動(動作、拳姿)引動內動的,又以意氣催動外動,配合外動,使內外相合意、氣、形、神高度和諧統(tǒng)一,因為氣功中有調心、調息、調身的重要內容,這一內容就確立了練習時必須慢速度練的原因。
因為調心、調息、調身是不可能在中速或快速中進行,而且調息的過程中還必須要使呼吸做到細、長、勻、深。因此只有用慢速才能相互配合得好。慢速、勻速的運動時,大腦才能安靜、有足夠的時間思考、體察、感悟、琢磨拳中內在的含義與形體動作的佳配合比。
通過慢而勻速的練習,能使大腦的注意力加強,有助于意念的集中,大腦中的"抑制"與"興奮"強度加強,使新的"興奮點"始終處于高度亢奮狀態(tài),從而使已經(jīng)進入"抑制狀態(tài)"的抑制點休息得更好,對治療神經(jīng)衰弱效果更佳。內功拳特別強調意念力的作用與意念力的訓練,如:"用意不用力"、"勁斷意不斷"等。但慢練是一種方法,不是目的,太極拳應該是能快、能慢,慢練是為了將來的更快速的出擊,是為了練習肢體運動時的佳配合比,因為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比越準確,精密度高,在快速出擊時才能穩(wěn)、準、狠的打擊敵人,達到拳經(jīng)所云的:"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慢速度練習的運動量相對會小些,能適合老、弱、病、殘各種不同體質的人練習,通過長時間的緩慢運動肢體,全身肌肉、肌腱、關節(jié)、韌帶的絞來絞去,肢體的緩慢伸縮、升降、起伏,以及內臟間的相互自我按摩,更有利于經(jīng)絡氣血的暢通,而體內"真氣"的發(fā)動是需要一定的運動時間的,通過肢體運動的導引才能產(chǎn)生,一般的規(guī)律是真氣的發(fā)動,需要不間斷的緩慢運動12分鐘以上,才開始在體內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說明運動量與運動時間的長短是成正比的,沒有足夠的運動時間,就不可能有足夠的運動量。
運動量是要靠較長時間不停的運動才能積累起來,體質的變化要靠運動量在體內不斷的積累才能起變化。這就是簡單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天天能將體內的"真氣"發(fā)動起來,天天出一身汗,日積月累,體質就起變化,身體自然會一天天的好起來,一般的情況是:當你以20分鐘慢速度練完一趟拳,就已出汗、但不喘氣,以緩慢柔和的拳姿,引動體內真氣的運行,調理內臟、平衡陰陽,使體內細胞的分子結構排列從無序到有序,使有病的人在愉快的練拳中不知不覺的消除了疾病。這是一件何等了不起的健康方法。
太極拳已經(jīng)成為美國航天局的宇航員的訓練項目。武術與藝術是沒有國界的,太極拳已走向世界。它的治病、防病、延年益壽的功效以及技擊的科學性正日益為世人所矚目。太極拳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也已經(jīng)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結語:當太極拳已走向世界,作為太極拳發(fā)源地的我們,是否更應該將這個國粹發(fā)揚光大呢,如何練好太極拳,那么就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練習傳統(tǒng)太極拳套路,衷心祝愿各位太極拳愛好者們都能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