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急性發(fā)作期的治療
1、控制感染:視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jù)病原菌藥敏結果選用抗生素。輕者可口服,較重病人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G,紅霉素,氨基甙類,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能單獨用窄譜抗生素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產(chǎn)生耐藥菌株。
2、祛痰、鎮(zhèn)咳:對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應用祛痰藥及鎮(zhèn)咳藥物,以改善癥狀。遷延期病人尤應堅持用藥,以求消除癥狀。常用藥物有氯化銨合劑、溴已新、維靜寧等。中成藥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對老年體弱無力咳痰者或痰量較多者,應以祛痰為主,協(xié)助排痰,暢通呼吸道。應避免應用的鎮(zhèn)咳劑、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產(chǎn)生并發(fā)癥,導致病情惡化。
3、解痙、平喘:常選用氨茶堿、特布他林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等吸入劑。若氣道舒張劑使用后氣道仍有持續(xù)阻塞,可使用皮質(zhì)激素,潑尼松20~40mg/日。
4、氣霧療法:氣霧濕化吸入或加復方安息香酊,可稀釋氣管內(nèi)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聲霧化吸入有一定幫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釋劑
負離子治療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負氧離子能有效加強氣管粘膜上皮的纖毛運動,影響上皮絨毛內(nèi)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從而具有緩解支氣管痙攣、增加肺活量、調(diào)整呼吸頻率、鎮(zhèn)咳等功效。負離子還能促進鼻粘膜上皮細胞(多個鼻)的再生,恢復粘膜的分泌功能。對支氣管炎、哮喘、兒童百日咳等疾病有良好效果。
八、中醫(yī)拔罐療法
取穴:第1-10胸椎脊柱兩旁的膀胱經(jīng)內(nèi)側循行線、大椎、身柱、中府、胸部和背部羅音明顯處。
治法:先在膀胱經(jīng)走罐至局部紫紅,然后在其他穴位上選擇采用單純罐法、各種針罐法(挑罐法宜用于慢性)、涂姜、蒜汁或云香精等藥罐法,敷貼姜、蒜或傷濕止痛膏等罐法。如果咳痰清稀,體質(zhì)虛寒或實寒者,宜采用灸罐法。均為留罐10-15分鐘。急性者每天施術1次,慢性者隔1-2天施術1次。若有發(fā)熱、咽痛者,在大椎。身柱等穴位上宜采用刺罐法,或施行耳尖穴點刺放血數(shù)滴;咽癢咳嗽甚者,加用艾條溫和灸天突穴約10-15分鐘;痰多者,加豐隆穴(交替),施行單純罐法或各種結合罐法;出虛汗者,在復溜、三陰交、涌泉、合谷等穴位上,選1對穴位施行艾條罐法或單純艾條溫和灸15分鐘;體質(zhì)虛弱,食欲不振,病情較緩慢者,取足三里穴(交替),施行出、留針罐法或各種灸罐法。
九、支氣管炎的飲食保健
飲食調(diào)攝:飲食宜清淡,忌辛辣葷腥。應戒煙多茶,因為吸煙會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反射性支氣管痙攣,排痰困難,有利于病毒、細菌的生長繁殖,使支氣管炎進一步惡化。茶葉中含有茶堿,能興奮交感神經(jīng),使支氣管擴張而減輕咳喘癥狀。
十、支氣管炎的預防護理
1.積極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醫(yī)囑,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復方磺胺甲醛異惡挫、強力毒素、紅霉素、青霉素等。治療無效時,也可以選用病人未用過或少用的藥物,如麥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鋒霉素等。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時停用抗菌藥物,以免長期應用引起副作用。
2.戒煙: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不但要首先戒煙,而且還要避免被動吸煙,因為煙中的化學物質(zhì)如焦油、尼古丁、氰氫酸等,可作用于植物神經(jīng),引起支氣管的痙攣,從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另外,還可損傷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及其纖毛,使支氣管粘膜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凈化功能,易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氣管內(nèi)的繁殖,致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生。
3.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藥物的同時,應用鎮(zhèn)咳、祛痰藥物。對年老體弱無力咳痰的病人或痰量較多的病人,應以祛痰為主,不宜選用強烈鎮(zhèn)咳藥,以免抑制中樞神經(jīng)加重呼吸道炎癥,導致病情惡化。幫助危重病人定時變換體位,輕輕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