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伏天是在小暑與大暑之間的日子,這是太陽溫度高、悶熱的日子。人們常說的伏天,主要是指陽歷的7月份,即每年當中的熱的時間。那么,今年伏天具體的日子是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jié)束你知道嗎?在伏天里吃什么你知道嗎?如果你還不知道,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時間:2014年夏至6月21日
頭伏7月18日(歷經(jīng)10天)
中伏天數(shù)10天
末伏8月7日開始
有句俗話這樣說:“小暑不太熱,大暑是熱天。”其實就是講的小暑節(jié)氣期間正好是入伏。從小暑開始至到立秋期間便稱為“伏天”。
從農(nóng)歷小暑至立秋的31天時間內(nèi)俗稱為“伏夏”季節(jié),有初伏、二伏、三伏。人們說,“熱在三伏”,這是一年中氣溫高、陽氣極旺的時候。
按照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的養(yǎng)生原則,一些冬季常發(fā)而以陽虛陰寒為主的慢性病,多可通過伏夏的調(diào)養(yǎng),使病得以好轉(zhuǎn),甚至痊愈。這就是中醫(yī)稱的“冬病夏治”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伏”呢?
“伏”及熱的意思,從字面也可理解成:有人的地方,狗總伏在旁邊,及“伏”字即是趴下的意思。
關于“伏”字早的記載是在春秋時代的秦德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76年。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學說。
伏是隱藏的意思,據(jù)《史記》文字記載,“伏者,隱伏避盛夏也”。“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tǒng)稱,大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
中國古代創(chuàng)立的農(nóng)歷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月、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組成,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組成。
伏天是每年熱的日子,然而伏天到來的具體時間并不固定,大概就是在每年的小暑和大暑之間,前人依據(jù)我國黃歷表中的氣候規(guī)律總結(jié)了三伏天的大致算法。
以干支紀日法”確定:“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按規(guī)定,從“夏至”日開始算起的第3個“庚日”為入伏,并作為“頭伏”的第1天,第4個“庚日”定為“中伏”第一天;從“立秋”開始算起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的始日,第2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jié)束。
注: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時,中伏則為20天。2012年夏至與立秋之間是4個庚日,所以“三伏天”是30天。
2012年“夏至”是6月21日7時45分(農(nóng)歷5月3日),“夏至”后的第3個“庚日”出現(xiàn)在7月18日,即這一天入伏為頭伏第一天。7月28日入“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8月7日,這一天是“末伏”第一天。
一、水果及功效
1、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