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肩周炎推拿療法
1、病人端坐,術者站在病人背后,一手置于病人的病肩上,另一手的手掌置于病人的同側(cè)肘下;當患者手臂外展向上時,置于病肩上的手用力下壓,以阻止胸廓肩胛骨的運動,置于時下的手用力向上推,使病人的手臂盡量往上伸展,如此反復進行20 次。
2、術者面對端坐的病人,一手手掌置于病人病側(cè)肘下,另一手握住病人病側(cè)手腕,將其上肢向外作環(huán)形轉(zhuǎn)動,如此反復轉(zhuǎn)動20 次。
3、病人背靠墻站立,并將兩手放于自己的頭后,術者面對病人握住其正常一側(cè)的肘部,使之靠墻(主要防止病人扭轉(zhuǎn)身子),另一只手握住病人的病側(cè)肘部順勢向墻壁用力下壓,如此反復動作20 次。
4、令病人保持第三個手法的位置,將健側(cè)手臂伸直過頭靠墻,由術者用手抓住病人患肢的肘關節(jié)部,順勢用力朝墻壁推壓,如此反復動作20 次。
以上4個推拿動作共80 次。如病人可忍,應循序漸進,每個動作逐漸增至每次做30下甚至40下,每天1 次,14 次為一療程,一般可痊愈。
六、肩周炎驗方療法
驗方療法對肩臂痛、別(蹩)筋痛、肩周炎等風濕性痛,可用下方治之:
(1)片姜黃6 克,研末水煎服。
(2)嫩桑枝30 克,切碎,用3 碗水煎至2 碗水連服。
(3)威靈仙5 克,防己6 克,甘草3 克、研末水煎服。
(4)秦艽6 克,羌活3 克,紅花5 克,絲瓜絡10 厘米,水煎服。
(5)老生姜500 克,蔥子250 克,醪糟(即酒釀、江米酒)200 克,搗爛后,炒熱敷痛處,冷后加熱再敷,對肩、臂痛有效。
針刺療法:可根據(jù)病情選中渚、肩、昆侖、后溪、肩貞、肩外俞、手三里、曲池、肩等穴。每日1 次,用中、強手法,至病愈止。
拔火罐療法:可在痛點(阿是穴)、肩、肩、肩貞、肩外俞等穴位拔罐治療,每日1 次,12 日為一療程,或治愈為止。
七、肩周炎西藥療法
西藥療法有條件時可服水楊酸鈉0.6~l 克,每日3 次飯后服,治風濕性肩關節(jié)痛;阿斯匹林0.5~1 克,每日3 次飯后服,對風濕性頸肩關節(jié)痛有去風濕止痛消炎效果;抗炎松片25 毫克1 次,1 日3~4 次口服;保泰松(布他酮)每片0.1 克,每次口服0.1~0.2 克,日服3 次,1 日不得超過0.8 克,1 周后減量1/3,1 月后減半。
八、肩周炎檢查方法
病 史:對于有外傷的患者應詳細了解受傷的全過程,包括外力的方向、力度、受傷后的情況、傷后的治療情況等。無外傷史者應注意頸肩痛伴發(fā)熱常是炎癥性疾病,應注意咽部感染而誘發(fā)的環(huán)椎脫位。頸肩疼痛伴有頭痛或呼吸肌麻痹者多為上頸段病變。頸肩疼痛伴有向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嚴重者可引起肌肉萎縮,多是由 于下頸段病變壓迫刺激臂叢神經(jīng)所致;頸痛、后枕痛伴有碎倒、偏頭痛、耳鳴或心血管癥狀者多為椎動脈受壓痙攣缺血引起。若患者四肢麻木,走路不穩(wěn)呈瞞珊步態(tài),胸腹部有束帶感,是由于頸髓受壓或缺血引起。單純頸肩痛多是局部肌纖維織炎,頸椎結(jié)核月瘤等引起。
體格檢查
頸部肌肉緊張痙攣可使頸部活動受限,生理曲度減少或變直,頸椎結(jié)核者有后突畸形,胸鎖乳突肌攣縮可致斜頸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