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汗多者,加牡蠣、浮小麥斂汗護陰;便秘者,加火麻仁、瓜蔞仁潤腸通便。
二、經(jīng)驗方
1、咳三號
藥物組成:麻黃3克,杏仁6克,生石膏 12克,甘草3克,銀杏6克,清半夏6克,瓜蔞仁9克,珍珠母30克,尾連6克。
功效:清熱宣肺鎮(zhèn)咳。
適應(yīng)證:咳嗽喘促或百日咳。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2、咳而安
藥物組成:款冬花4、7克,川貝母9克,知母6克,寸麥冬9克,元參9克,天門冬9克,野百合9克,甘草3克,牡丹皮4、7克,馬兜鈴4、7克,枇杷葉6克,北沙參9克。
功效:滋陰潤肺,止嗽化痰。
適應(yīng)證:百日咳初咳期。
用法用量:共為細末,制成蜜丸,每丸重1、6克。一日總量:一歲兩丸,3歲4丸,6歲6丸。
3、寧嗽湯加味
藥物組成:炙紫菀9克,麥冬6克,知母6克,百部9克,款冬花9克,桔梗6克,甘草3克,海浮石9克,鮮蘆根9克。
功效:清燥潤肺,祛痰止咳。
適應(yīng)證:痙咳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三、適宜技術(shù)
1、敷貼法
方法一:百部、黃連、白及、麻黃、甘草各50克,蘆根100克,用麻油煎枯去渣,黃丹收膏,制成百部黃連膏。每次取膏適量,敷貼于氣戶、庫房、身柱、風(fēng)門、肺俞,1~2日換藥一次。
方法二:大蒜適量,剝?nèi)ニ馄?,搗爛備用。先洗凈雙腳,在腳底抹上油脂或凡士林,將蒜泥敷于雙腳涌泉穴部位。每晚睡前敷,晨起除去,連敷3~5日。若腳底敷藥部位起水皰則停止,起水皰者療效更佳。
2、針灸法
方法一:肺俞(雙)、大椎、合谷(雙)為主穴,風(fēng)池 (雙)、風(fēng)門(雙)為配穴,左右捻轉(zhuǎn),每穴捻轉(zhuǎn)約一分鐘即起針。對痙咳期療效顯著。
方法二:取華佗夾脊穴胸1~10、肺俞,用三棱針點刺華佗夾脊穴,出血如珠,肺俞點刺拔火罐出血3~5滴。或取天突、少商穴,用三棱針點刺少商穴出血3~7滴,天突穴出血3~5滴。每日一次,5次為一個療程,可連續(xù)治療2~3個療程。炎癥期加刺大椎出血3~5滴,痙咳期加刺列缺穴出血3~5滴,恢復(fù)期加刺出血3~5滴。
3、食療法
方法一:全蝎(炒焦)研末,雞蛋一枚煮熟,用雞蛋蘸全蝎末食。1~3歲每次服全蝎末 0、5~1克,3歲以上服1~1、5克。適用于痙咳期。
方法二:馬齒莧、鵝不食草各30克,煎湯去渣,用藥湯煮粥(加大米50克)。每日兩次,連用5日。適用于初咳期和痙咳期。
方法三:四汁飲。雪梨、荸薺、甘蔗、白蘿卜各50克,搗碎擠汁,分兩次服,連服5日。適用于百日咳各期。
結(jié)語:對待小孩的疾病家長們一般都會比較的關(guān)心會比對待自己的疾病還要關(guān)注很多,那么當(dāng)小孩患有百日咳的時候上文中小編也告訴大家了應(yīng)該怎樣進行治療與預(yù)防以及百日咳護理。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學(xué)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