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接受了我國很多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形成了自身的風格特色,道家就是其中一種。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道家對于太極拳究竟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太極拳的思想,進而更好的通過太極拳進行太極拳的學習。
《老子》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張以道為本,道的本性是自然,而且崇尚自然。自然中有真、善、美的精華,我們應該按事物的自然本性去因勢利導地擷取自然之精華,不要違背自然規(guī)律來做事。這也是道家哲學的精華所在。
而當這種“道”外化為各種形式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時,在中國的武術界就出現了這樣一種產物——太極拳。“南尊武當,北崇少林”,不管是習武之人,還是其他人,都熟知這句話。更了解武當武術注重內功修練,以武求道,以武悟道,以武演道,守柔處雌,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后發(fā)制人,尚意不尚力,柔化圓活,具有修身養(yǎng)性、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功能,是中華武術中的一塊瑰寶。
太極拳中的道家思想十分突出,在武當太極拳中其實表現的更為明顯。中國道家思想認為人應該遵守自然的規(guī)律,去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而這在太極拳中也得到了突出的表現。
太極拳拳理源于道教,同時又承負著道家文化,是道家文化的又一表現形式。追溯太極拳歷史,會發(fā)現太極拳產生形成于明清道教日漸衰微之際,可能有人會說這是一種巧合,但我們認真分析后就會發(fā)現,其實這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道教在尋找自身生存的突破口的必然結果,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也是道教的強大生命力和影響力的又一表現形式。如同所有的文化一樣,當道教的某些表現形式受到抑制時,便會尋找替代的闡釋方式,在一些對武術感興趣的道教理論家以及對道教感興趣的武術家的推動下,太極拳便成為道教表現自己的新的出口。越來越多的道士們開始通過對太極拳練習來悟道。通過對太極拳演練,在追求“太極”武學高境界的過程中,逐漸深化了對道教文化的認識。我想這也是一種比較合理的解釋。
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說法,而其中的“二”便是陰陽,陰陽化合而生萬物。陳鑫在談及太極拳時說:“拳名為太極,實無極自然之運行,陰陽自然之而合也,一絲不假強為,強為者皆非太極自然之理,不可名為太極拳”。又說:“順其性之自然,行其事之當然,合乎人心之同然,而究乎天理之所以然,一開一合,絕無勉然,一動一靜,恰合天然,此即吾道之粹然。”“強為”的不是自然,“勉然”的也不是自然,一開一合,一動一靜,合乎自然,才是太極自然之理。太極拳名為太極,就是以拳來體現人與自然的合一。正所謂“拳為小道,而太極大道存焉”。練拳的過程也是人與自然求和諧統(tǒng)一的過程。中國古代的哲人也把天地未分的原始統(tǒng)一體稱為太極,太極也就是宇宙的本根,天地萬物的根源,也即是道。
太極拳中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因而太極拳拳法中對于自然的模仿也很多,這也是太極拳區(qū)別于其他拳法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在太極拳的招式之中,我們能夠發(fā)現許多生物、非生物的特征,這就是因為太極拳追求對于自然界的模仿。
相傳張三豐從鵲蛇相斗中悟出深刻哲理,并以此創(chuàng)造出武當內家拳,就是武當武術“拳法自然”好的詮釋。太極拳在動作命名上,也采用白鶴亮翅、野馬分鬃、金雞獨立、白蛇吐信等,行拳用勁上更是強調強調中正、放松、安適、慢柔、輕勻、不僵不拘、不偏不倚等,從這些也可以顯現出太極拳對大自然的模仿。
太極陰陽魚圖,揭示出宇宙的大千世界,從宏觀天體到微觀粒子,無不是一分為二又合二而一的,并且都處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有人這樣解說太極圖,在太極圖中,一條白眼陰魚,一條黑眼陽魚,魚頭魚尾互相環(huán)抱,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處于一個有機整體“太極”里。而關于太極拳圖中間的S型的曲線,認為它是宇宙萬物進行太極運動留下的永恒軌跡,這樣的解說無疑恰如其分而形象地表示宇宙萬物陰陽互生互化的普遍規(guī)律。
眾所周知“陰陽”是老子哲學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独献?middot;四十二章》中就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的“二”便是陰陽這兩個相互對立的氣體,天地萬物就是通過它們化合而成的,終生萬物。老子根據陰陽提出許多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范疇,如有無、動靜、虛實、等,并認為這些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又可相互轉化。重要的不是兩者之間的對立,而是強調矛盾之間的統(tǒng)一和協(xié)調。所以才有“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以及“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互濟。”
對于太極拳的祖師考證現今有著很多的爭議,在這里并不談及這個問題。張三豐曾說“一陰一陽之為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太極之先,本為無極,鴻濛一炁,混然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二炁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炁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清浮濁沉,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氳化生,始育萬物。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后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人之作用,有動必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一太極也。”
太極拳中為突出的道家理念應該就是陰陽的學說。道家思想追尋陰陽和諧,而太極拳的拳法練習也要求做到動作能夠在陰陽之間和諧的轉化,使動作虛實分明、動靜相生。陰陽貫穿了整個太極拳的理念之中。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中說到“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也就是說明白了陰陽變化之理,在實戰(zhàn)中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勢,有機轉化,借力打力。所以太極拳在使用時講究柔化,不以氣力勝人,利用動作的輕松和諧而自然形成,絕不強攻。練拳時,忌用力,務使全身松開,氣血貫注,日久自然練成內勁。這種內勁是很柔的,遇敵時,不含抵抗性,能隨敵勁以為伸縮,利用動作的輕松和諧而自然天成,這樣氣力就會用之不盡,連綿不絕。《太極武事解》上就說:“太極武事,外操柔軟,內含堅剛,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也。”顯然太極拳的終極目的是以柔克剛,也就是“柔中有剛攻不破,剛中有柔力無邊。”當然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太極拳強調“后發(fā)制人”,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這也無不體現出了老子“陰陽”觀的影響。
再說太極拳的動作意識要求虛實分明,而虛實正是陰陽觀的具體體現。太極拳中的虛實從意念上說,如果意念集中于右手,則右手為實,左手為虛。再從動作來說,攻防實質的動作為實,迷惑對方的假動作為虛;從動作局部來說,支撐腿為實,輔助支撐腿為虛。在太極拳經典著作中,更是將虛歸為陰,實歸為陽,認為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太極拳陰陽變化正是為了追求身心的和諧統(tǒng)一,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目的。這也就是追求“道”的境界。
一脈相承,就會出現如何聯系太極拳的問題。老子認為,人的心靈原本是虛明寧靜的,但被世俗利欲所蒙蔽,背離了人性的自然,所以才會給精神帶來痛苦。要求得精神的自由,就需要“虛其心,弱其志”,清心寡歡,返樸歸真。就是保持一種虛靜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排除雜念。而習練太極拳,首先也就是要排除情緒干擾,排除雜念,精神專一,意識專注,然后引導肢體動作,也就是“以一念代萬念”。要表現出沉靜凝神、無為忘我的端莊肅穆神態(tài)。
金庸先生也說過,太極拳“致虛極,守靜篤”的心理素質要求和所追求的超勉灑脫、守寂不爭的精神境界,正是道家“依乎天理、順其自然”的哲學思想在理論層次上對太極拳的滲透,其中“神聚氣斂”在乎身肢放長情況下,使人精神提起而集中,氣沉而內斂,這是一種自然產生的現象。
在吳公澡《太極拳講義》的跋中他這樣寫道:“練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如果說以智勝力,恐怕還是說得沒了,高境界的太極拳,甚至不求發(fā)展頭腦中的“智”,而是修養(yǎng)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剛,而是根本不求克。”
所以說當腦中時時存著一個對手的念頭的時候,恐怕是練不到太極拳的上乘境界的。沒有平和安靜的心態(tài)練好太極拳是困難的,這也可以說是太極文化的特性。當然,道家思想對太極拳的影響并不是僅此而已,例如還有太極拳“虛領頂勁”意思是頂勁中呼吸自然,心中意念領起即行到頭頂上,中氣自然暢通。不依靠外界的力量,動于本身,這是道家“無為不爭,自生自滅”的思想體現。在這里不再做詳細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