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是太極拳的一種練習方式,能夠幫助練習者雙方更好的體會太極拳精神,掌握太極拳的要領(lǐng)。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太極拳中的拿究竟應(yīng)該如何理解與掌握吧,然后通過太極拳進行更好的學(xué)習。
太極拳推手之拿在全身放空
盤架子
盤架子一直是太極拳學(xué)習的重要步驟,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進行學(xué)習?太極拳的盤架子需要做好三個方面,首先要有老師進行正確的指導(dǎo),其次要多吸收先輩的經(jīng)驗,多看拳經(jīng),后當然是自己進行持之以恒的訓(xùn)練。之后,想要追求比較高深的太極拳水平就必須掌握太極拳的內(nèi)功與原理,這在推手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
太極拳技藝訓(xùn)練,先從功架推手中,貫徹用意不用力
某位太極拳宗師提到:「練太極拳,學(xué)使用法為必要,欲鍛練身體者,亦必學(xué)使用法,如不學(xué)使用法,則無趣味,多有半途而廢者,以致有阻身體強壯進步。如學(xué)會使用法,并非無故打人,可與朋友研究妙理,你打我化,我打你應(yīng),滔滔不絕,各種變化,生生不己,知道太極拳有無數(shù)變化,手舞足蹈之樂,日日興趣增加………」。雖然太極拳的應(yīng)用是無招無式,如同某位太極拳大師所說:「渾身是手手非手」,一切變化都是因敵而生,亦正如某位太極拳大師所言:「因敵變化示神奇」;所以拳架是「體」、是基礎(chǔ),而推手是「用」、是應(yīng)用。推手的武練是訓(xùn)練從學(xué)習使用法過程中,檢驗拳架的正確性,并增進周身觸覺和感知靈敏等身體機能。李亦畬亦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一文指出:「………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動勢,先問自己,周身合上數(shù)項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換。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動靜固是知人,仍是問己,自己要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入,接定彼勁,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處,便是雙重未化,要于陰陽開合中求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也!………」。所以,欲學(xué)習太極拳技藝之術(shù),必須先從推手的練習中得到「知人功夫」。
很多人覺得太極拳推手就是在教導(dǎo)學(xué)習者如何利用太極拳去打架,因而不愿意進行推手的學(xué)習,但事實上并不是如此。太極拳的推手主要作用在于幫助深入的理解與掌握太極拳的內(nèi)涵,使你能夠明白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特點。而且真正掌握了推手的人反而不會輕易的參與打斗了。
用意不用力,這是太極拳的關(guān)鍵內(nèi)涵,也是難練習、難做到的地方。那這不用力怎樣能打人呢?這是要學(xué)會借力打人,其來源有二:一是借他人之力,二是借自身的地面反彈力。在推手的練習中,能用「意」帶引對手的勁路,使對手失中出圈,而我仍保持中定,自然而然的我順而人背,這是太極拳推手練習的大樂趣。
有人認為,若太極拳愛好者「用意不用力」,每與外家拳較技也不用力,其軟綿綿的出手是經(jīng)不住剛猛拳手的攻擊,結(jié)果太極拳被人譏為“豆腐拳”;因此,主張?zhí)珮O拳不能只柔無剛,若無剛就如同沒有重武器,以為力與巧是應(yīng)當結(jié)合的,力是基礎(chǔ),巧是拳法,內(nèi)在的力量為太極勁,是力的體現(xiàn),即太極拳論中的柔中之剛。筆者認為這些都是片斷的誤解,是未能深入了解「用意不用力」中難之處是如何的「松」。而這松不是軟綿綿的「弛」,是全身中正安舒又飽滿的「張」,肌肉不緊張、不發(fā)力,只有由身體下沉傳遞而衍生出來的能量;所以放松是用意識張開身體,不是放軟手腳的松懈。若對手大力進擊我身體,我全身松開,但松開而又保持全身一體,由中心控制,使全身成為一個靈活的轉(zhuǎn)動體,左來右打之,上來下打之,我的中心愈斂愈小,而且是虛的,要打也打不著。身體全身既放松分散而又合攏團聚,如水如風,飄浮而沉重,又柔軟亦剛強,碰之如浪花重疊,源源涌出,勢不可擋,這也是為何有高深功夫的前輩們,一再地強調(diào)文練和武練都要做到大松大軟。
進一步的訓(xùn)練,由松沉中揣摩五法及掌握四則
學(xué)習太極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xué)習推手也是如此。對于太極拳推手的初學(xué)者而言,首先還應(yīng)該了解并掌握的就是太極拳推手五法。太極拳推手五法是太極拳練習的基礎(chǔ),歷代已有無數(shù)的太極拳大師對此進行過論述,因而我們可以通過相關(guān)拳經(jīng)拳理等文章進行學(xué)習。
有了這五法的基礎(chǔ)之后,在推手和散打的應(yīng)用上,隨功夫的漸進,可自然的掌握到四種原則性的技法,即「聽、化、拿、打(發(fā))」四則,其中聽勁和化勁是基本的鍛練,聽人之勁準確,化人之勁才能恰當。聽勁主要從練粘黏勁得來,先練習兩臂聽勁,久而全身皆須練習聽勁,由聽勁而懂勁,然后才能漸至從心所欲,得到知人功夫?;瘎啪褪钦匙邉?,化中含柔,柔中有圓,人挨進吾身,能使之落空,達到我順人背之目的;化勁做得好,走動的圈子愈來愈小,亦隨而能產(chǎn)生出一種蓄而不發(fā)之勁。一般人練推手大都是只化不發(fā)的走圓劃圈,這主要是因為內(nèi)氣不強、蓄勁不足,不敢嚐試發(fā)勁;或而冒然出手,手中有力,反而受人所制。筆者認為在這種情形下,欲更上一層樓,就必須練好拿勁。雖然太極拳對敵時,化、拿、打是相應(yīng)的,而拿法在推手技擊及散手應(yīng)用中,占著很重要之地位,要能拿才能發(fā),如沒有拿的本領(lǐng),也無發(fā)的功夫。
太極拳拿勁的鍛煉,妙在不知不覺中的控己控人
太極拳諸多文獻中,很少提到拿勁。在清代楊氏傳抄老譜中有一篇《太極節(jié)拿抓閉尺寸分毫解》,談到節(jié)膜、拿脈、抓筋、閉穴等擒拿手法,并非高層次的技擊術(shù),即拿勁之術(shù),所以筆者在此特意著墨闡述之。
在推手、散手的訓(xùn)練過程中,接手的練習是很重要的,凡與人對陣交手,雙方第一次手的相接觸稱之為接手,由于首次的接觸對全盤的影響甚巨,因此拿勁的訓(xùn)練就更為重要。在技擊對抗中,對手拳腳攻防動作既迅速又激烈,肢體碰撞的時機稍縱即逝,一般人很難捕捉到拿勁的機會。拿不能硬拿,必須順其來勢,以引為先,先圓后拿,處處要隨人所動,乘勢而入。楊澄甫宗師在口述《論太極推手》中談到:「………純粹太極,其臂如棉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并不覺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時,并不抓擒,輕輕粘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雙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也………」,這己很清楚的為推手的「拿」與「發(fā)」訂下了標準。又李雅軒前輩回憶起楊澄甫宗師推手的情形,曾說道:「 ………其推手是如何的兩手輕輕往我身上一放,我便感覺沒有一點辦法,動也不行,不動也不行,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由此可知,在用拿法時,動作必須輕靈,重則易為人發(fā)覺而變化脫去,所以拿勁比聽勁、化勁還要難學(xué),因為不能拿即不能發(fā),拿不準就放不出;否則非但發(fā)之無效,反而顯出弱點,予人反制的機會。
太極拳高手在推手、散手時不必拿關(guān)節(jié),雙手觸及對方身體任何部位即能控制住,令對方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然后發(fā)勁時,意動氣從,氣動身從,一動全動,無所不動,無堅不催也。所以拿勁的表現(xiàn)全憑日常練拳累積的功力;功力較淺者,在聽、化方面有點基礎(chǔ),或能拿準對方身軀中軸,但對方尚能左右轉(zhuǎn)動。功力稍深后,或能拿準對方的腰,但對方尚能后退。功力更深厚者,能拿準對方足根,使對方不得進退也。
所以說,太極拳是一門「拿控」的藝術(shù),其中的「拿勁」是一門「控己控人」的學(xué)問。在練習功架時要求全身放空,不要“妄動” , 身形、手腳一旦不聽從自己大腦的調(diào)控,就是妄動 。在懂得不妄動之后,就會「動必有方」,亦即懂得身軀各部位在運動過程中的的規(guī)矩和法度。在施引勁拿人時,動作輕靈,動圈極小,使人不知不覺受到控制。這種以小圈克大圈、以無形圈克有形圈,是重意不重形的功夫,須下苦功鍛煉、文武兼修才會成功。而拿勁時的心態(tài)是要感覺不到自巳和對方的任何力量,即達到禪學(xué)思想中的:「………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即是自性真空,此乃自性,能含萬法………」。從無生有,而達到無所不有;從極柔軟,而達到極堅剛。此時,就可了解到楊班侯拳訣中的「練就千斤力,只費四兩功」之意,王宗岳《打手歌》中的「四兩撥千斤」之功,及鄭曼青太師《體用歌》中的「渾身是手手非手」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