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腳步在逐漸的加快,氣溫也逐漸的下降,而養(yǎng)生是這個季節(jié)非常重要的事情。而食物則是但部分人選擇養(yǎng)生的一個途徑,而秋季有的養(yǎng)生食物也是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的。下面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適合不同的人的秋季養(yǎng)生藥膳以及一些適合秋季養(yǎng)生的湯與粥。
秋季藥膳養(yǎng)生要看人進補
進入秋季之后,氣溫逐漸降低,人們煩躁的情緒也隨之平靜。此時你千萬不要因為金秋的美景而忽略自己的養(yǎng)生。根據(jù)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合適。藥膳養(yǎng)生是不錯的養(yǎng)生方法,我們在秋季要少吃姜、蔥、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麥、黑豆、豇豆、鴨子、海帶等。
金形人:西洋參荸薺生津潤燥
飲食調(diào)養(yǎng):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yǎng)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薏苡仁、胡蘿卜、荸薺、西紅柿、葫蘆瓜等。藥膳可選擇“洋參荸薺飲”:西洋參10克,荸薺50克,白糖30克。將西洋參浸透切片;荸薺洗凈,去皮,切碎。將西洋參、荸薺放入燉杯內(nèi),加入清水約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有益氣生津,除燥熱的功效。
木形人:大麥益氣補肝陰
飲食調(diào)養(yǎng):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麥、黃花菜、菜花、西蘭花、苦瓜、水蜜桃、菠蘿、葡萄等。藥膳可選擇“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冬瓜300克,陳皮25克,豬瘦肉200克。大麥芽、陳皮洗凈;冬瓜去皮洗凈,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小塊。上述用料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時。有清熱消暑,理氣健脾的功效。
水形人:南瓜黃瓜清暑祛濕
飲食調(diào)養(yǎng):多吃益氣養(yǎng)肝、清暑祛濕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西蘭花、椰菜、鴨肉、黑豆等。藥膳可選擇“玉米須豬苓牛肉湯”:玉米須60克,豬苓30克,澤瀉10克,生薏苡仁60克,陳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姜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其他用料洗凈。全部用料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diào)味即成。有清暑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火形人:清熱祛暑別放松
飲食調(diào)養(yǎng):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氣養(yǎng)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蘿、香蕉、草菇、葛根、鴨子、蕨菜等。藥膳可選擇“葛根荷葉瘦肉湯”:豬瘦肉250克,鮮葛根250克,鮮荷葉15克,精鹽適量。豬瘦肉洗凈,切小塊;葛根去皮洗凈,切塊;荷葉洗凈。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沙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時,加精鹽調(diào)味即成。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的功效。
土形人:玉米須可祛濕健脾
飲食調(diào)養(yǎng):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葛根、蓮藕、玉米、水蜜桃、綠豆等。藥膳可選擇“白玉豬小肚”: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大棗10枚,鹽、生姜粉各適量。將豬小肚去凈肥脂,切開用鹽、生姜粉拌擦后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內(nèi)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把白茅根、玉米須、大棗洗凈。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nèi),大火煮沸后,小火煨3小時,調(diào)味后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延年益壽中藥——黃芪
黃芪甘,性微溫。歸脾、肺經(jīng)。本品可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補益五臟。久服可壯骨強身,治諸氣虛。清宮廷保健,多用黃芪補中氣,益榮血。
現(xiàn)代研究表明,黃芪能促進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能延長家蠶和果蠅的平均壽命,增加人胎腎和乳鼠腎細胞與人胎肺二倍體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傳代數(shù),并使每代細胞的存活時間延長。這都是對黃芪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很好說明。
用量用法:黃芪一般用量為3-9g,重病或需要時,可用到30-120g。
單味黃芪480g,用水煎透,煉蜜成膏,每日服10g,以白開水沖服。用于體虛易于外感者。
使用注意:胸悶多怒者勿用;感冒未愈者禁用。
以上就是適合不同人群的秋季養(yǎng)生的藥膳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身體情況,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不同的養(yǎng)生藥膳,這樣效果會更好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