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動態(tài)之證,注意靈活
動態(tài)之證,是指經(jīng)過治療后臨床表現(xiàn)出現(xiàn)了變化。如濕熱帶下,應用龍膽瀉肝湯治療后,帶量減少,帶色由黃變白,帶質由稠變稀,帶味已輕,瘙癢已除,說明濕熱病邪已輕。此時是效不更方,守方守法,繼續(xù)按肝經(jīng)濕熱鞏固治療,還是根據(jù)現(xiàn)有的帶白、質稀癥狀,按肝虛帶下論治,改用健脾利濕之劑呢?如何定奪,要靠醫(yī)生的經(jīng)驗,要行方圓智,膽大心細,臨證需靈活掌握。
辨無證之證,注意隱癥
我們在臨床上有一些無證可辨的癥狀。比如常見的有大小三陽,糖尿病無癥狀的出現(xiàn)血糖偏高的現(xiàn)象,在化驗中就會出現(xiàn)尿血,在B超檢測中韓出現(xiàn)了結石和積水的癥狀。臨床通過多種手段將它的隱癥找到,這無證之辨就變成了有證之辨。
辨錯雜之證,注意調平
慢性胃炎,臨證每見寒熱、錯雜證候,既見胃脘痞滿、喜溫喜按之虛寒象,又有口干、口苦、苔黃膩之熱象,或見口腔潰瘍,或見大便偏干,對此寒熱錯雜之證,我多選半夏瀉心湯,用溫清并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調節(jié)功能,臨證用之,療效滿意。同樣治療虛實錯雜、升降錯雜之證,總以平調為要。
辨有效之證,注意病程
對于藥后有效的病人,要注意其服藥療程。如感冒、暑熱之證,病程短,療程亦應短,多服藥3劑而愈,不必繼服。對于慢性病人,臨證或效不更方、或做些微調,使?jié)u治漸佳???日1劑,亦可隔日1劑,或連服2劑停1天,亦可1周服2劑。對于滑胎病人,其療程多間服至病人上次流產(chǎn)后的1月以上。對于顫證病人,多長期間隔服用,取減西藥毒副作用之效,以增止顫之功。
辨無效之證,注意審查
藥后無效的病人,臨證要細心審查。屬于辨證用藥無差誤者,多系病程長、邪氣未被制服,應堅持原方,不要輕易改方,否則越改越亂。而對于辨證用藥不妥者,應細審其因,當機立斷,及時糾正。
辨先效后無效之證,注意演變
臨床有先效后不效之證,即先服數(shù)劑療效很好,再服則效果不理想。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藥應變而未變之故,當責之于醫(yī),如胃脘痞滿中的寒熱錯雜證型,應用半夏瀉心湯后,黃苔已退,口苦已止,表明熱象已除,虛寒證成為主要矛盾,而繼服半夏瀉心湯,其藥性偏寒,故而不效,當改用黃芪建中湯、理中湯、四君湯即可;第二種可能是病人自身因素,如飲食、起居、情志變化等影響所致,醫(yī)者當幫助病人查找原因,指導病人服藥,并注意服藥期間的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