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土質的陡岸,風浪沖刷會使岸邊的水變的渾濁,這時3.6米的竿都嫌長,只要岸邊的水深適宜,有時就在近岸腳下1米多深的水中就能釣到十幾斤的大魚。再就是天氣突然晴好,溫度驟升而且風平浪靜,春季的這種天氣出釣一般早晨和上午在近岸淺灘選點能釣到魚,中午和下午魚會浮在遠離岸邊的水表曬陽取暖很少活動,此時近岸很難釣到魚,釣點就要離岸遠一些。
而且如果沒有好的窩餌誘魚下底是很難釣獲的,如果窩餌和釣餌俱佳,在離岸較遠的釣點仍然可以不斷上鉤。春季的細雨天氣雖然魚比較好釣,但畢竟氣溫尚低,人被淋濕了會感到寒冷,而且即便是有雨具,也免不了到處是泥,弄得人很不舒服,所以本人一向不主張雨天垂釣。休閑垂釣以人本身舒服快樂為第一目的,其次才是魚獲,之所以要釣獲更多更大的魚,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刺激和滿足成就感的快樂,并非是為了多得到幾條魚,所以不可本末倒置。
我們知道魚有“三趨”既趨溫、趨氧、趨食,在這三趨中,不同的季節(jié)又有側重和主次。春季大地回暖,氣溫升高,隨著氣溫的升高,水溫也在緩慢上升,此時的魚以趨溫為主,因此春季垂釣選位,應以不同位置的水溫高低為重要依據(jù),比如:應選擇日照時間相對較長、進水口附近、大面積淺灘、水中有立桿植物或稀疏水草的地方、與大水面相連的小水域、連續(xù)數(shù)日都是下風口的近岸處等都是春季水溫升高相對較快的地方。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溫差較大,所以不能在相同的季節(jié)來選擇這些釣點,江南的春天會來的更早些,而北方卻很晚。記得在1984元宵節(jié)剛過,我在上海黃浦江邊用手竿垂釣鯉魚就頻頻上鉤,而在東北要在水庫淺灘釣到鯉魚卻要等到立夏之后。
在華中地區(qū),初春時節(jié)雖然氣溫開始回升,但晝夜溫差較大,低氣溫仍然在0度左右徘徊,此時雖然魚已經開始小范圍活動,但仍然會在相對較深的水中,選位的依據(jù)與冬季垂釣相差無幾。到了驚蟄和春分以后,鯽魚、鯉魚相繼奔灘,進入了一年當中垂釣的第一個好季節(jié)。
所以在仲春之前,低氣溫在0度左右時仍然要選擇日照時間較長的相對深水區(qū),仲春之后,低氣溫在5度以上時就要選擇進水口附近、大面積淺灘、水中有立桿植物或稀疏水草的地方、與大水面相連的小水域、下風口的近岸處等水溫升高較快的釣點。當然在選擇這些釣點的時候其他方面的因素也要同時顧及。
二、出釣天氣選擇
春季升溫比較緩慢,但是氣候善變,只要在氣溫比較穩(wěn)定,出現(xiàn)小幅度升溫或者降溫的天氣都適合出釣,若是在驟然變溫或者晝夜溫差大于十五度的天氣,是不適合出釣的,也可以在有微風細雨的天氣出釣,刮風天氣也可以但是不要在西風天氣出釣。
適合出釣的天氣是在刮東南風的暖晴天,若是陰雨天也可以,在刮風天氣可以頂風出釣,一般此時的天氣和水體溫度都較高,氧份非常的充足,魚兒活性大大增強,如果是在下著春雨刮著東風的天氣更是有利于出釣,尤其是在有小河流的入口處下鉤,上魚率會非常的可觀。
三、釣具裝備搭配
1、釣組方面的搭配依然遵循細小和輕靈的特點,釣竿方面可用手竿或者桿稍較細彈性比較好靈敏度較高的磯釣桿,而對于海竿爆炸鉤一類比較笨重的釣具裝備,則不太適合,只有在夏季高溫時適合使用,春季一般以輕巧靈敏為主。
2、個人比較喜歡使用手竿垂釣,通常使用4.5-5.4米長的釣竿,桿體彈性好韌性好,容易操控即可。
3、釣線方面可使用1-1.5號的主線和0.6-0.8號的子線,線體柔軟度要好,才能增加入口性,另外在保證釣線安全的情況下,線體可以盡量的細小一些。
4、釣鉤方面可以使用1-2號的伊勢尼黑條鉤,鉤尖鋒利能夠輕易刺入魚體。
5、可根據(jù)釣場環(huán)境以及垂釣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釣法,比如說適合定點守釣的時候可以使用較短的手竿,若是進行多窩走釣的話可用長手竿,另外長短桿互相搭配協(xié)調更有利于垂釣,可以短桿垂釣長桿打窩效果相當好。
四、鯽魚的用餌技巧
春季垂釣餌料味型要突出香味,要做到誘之即來,來之即能釣的特點,所以可用藥酒浸泡的藥米或者酒米,也可以用炒熟的蠶豆末或者黃豆末誘魚,釣餌方面要保證鉤餌的鮮活性,使用蚯蚓紅蟲小蝦皆可。
五、鯽魚的垂釣方法
這個時節(jié)的天氣水溫還比較低,鯽魚在水體中游動的速度和覓食的力度并沒有完全恢復,所以垂釣時要以逗釣為主,可以在持竿的時候上下提動或者左右晃動釣竿,讓鉤餌在水中處于活動的狀態(tài)吸引魚兒的注意,增加魚兒的覓食欲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逗釣的幅度要掌握好,如果力度過大很容易驚擾到魚兒。
結語: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對于春釣鯽魚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春天對于釣者和魚兒都是十分舒適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只要我們掌握相應的釣魚技巧,釣魚一定會有收獲的,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