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本病多見于生育期婦女.常按非特異性或其他陰道炎治療久治不愈。頑固性白帶增多,伴有異味(腐臭或魚腥味)。少數(shù)患者可有輕度外陰瘙癢及燒灼感。
一、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標準為
1.陰道分泌物增多
均勻、稀薄;常黏附于陰道壁。
2.陰道pH值>4.5(pH值通常為4.7~5.7,多為5.0~5.5)
3.胺臭味試驗(whiff test)陽性
取陰道分泌物少許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氫氧化鉀1~2滴,產(chǎn)生一種爛魚肉樣腥臭氣味,這是由于胺遇堿釋放氨所致。
4.線索細胞陽性
線索細胞即陰道復(fù)層扁平上皮脫落的表層細胞,細胞邊緣黏附大量加德納菌形成的顆粒狀物,邊緣模糊不清。線索細胞占全部上皮細胞20%以上為線索細胞陽性;
5.脯氨酸氨肽酶陽性
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測定陰道分泌物中脯氨酸氨肽酶活性,橘黃或紅色為細菌性陰道病陽性,仍是黃色為陰性。
6.革蘭染色標準診斷
使用革蘭染色方法,鏡檢發(fā)現(xiàn)BV特征性的菌叢形態(tài)學改變,可作為BV的一種診斷方法。不推薦用陰道加特納菌培養(yǎng)作為診斷方法,因其不夠特異。加特納菌培養(yǎng)診斷BV的敏感性為92%,而特異性僅為64%,因為該菌也可在40%一50%正常婦女中分離到。
二、細菌性陰道炎的檢查項目
細菌性陰道炎的發(fā)病原因復(fù)雜,女性在患上細菌性陰道炎后,要去正規(guī)的婦科醫(yī)院進行檢查,然后根據(jù)檢查結(jié)果進行對癥治療,這樣才會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1.培養(yǎng)法
應(yīng)先分離后再作培養(yǎng)可見到直徑為0.5mm圓形、不透明、表面光滑的菌落。
2.熒光抗體法
涂片后用熒光抗體染色鏡檢,這是細菌性陰炎的檢查項目中不可少的一項檢查。
3.胺試驗
對于患有細菌性陰炎的女性來說,細菌性陰道炎的檢查項目可取一滴10%氫氧化鉀溶液加入陰道分泌物中如果有魚腥樣氨釋出,則表示女性已患病。
4.生化法
這項細菌性陰炎的檢查項目,目的在于取陰道分泌液作生化測定,如果測定結(jié)果為乳酸鹽量低,琥珀酸鹽量高,則表示女性已患病。
5.涂片鏡檢
取細菌性陰炎患者的分泌物作涂片,可找到表面附著有大量的加特納細菌的線索細胞,這時所見到的線索細胞表面毛糙或有細小的顆粒,好像撒上了一層面粉細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的球狀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