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及目檢陰道排泄物,診斷霉菌性陰道炎,通常并無困難,但對非典型病例,為了證實診斷,凡疑為帶霉菌者,或了解治療效果,必須作陰道分泌 物檢查,可直接取陰道分泌物置玻片上,加一小滴等滲氯化鈉溶液或10%~20%氫氧化鉀溶液,加蓋玻片,微加熱鏡檢,紅,白細胞及上皮細胞立即溶解,而霉 菌即以線樣纖維或菌絲體(mycelia)的形式顯示,并有微芽或分子孢子(conidia)貼附,但此法可靠性較低(60%),如取陰道分泌物涂片經(jīng)革 蘭染色,鏡下可找到成群革蘭陽性濃染的卵圓形孢子,或可見到假菌絲與出芽細胞相連成鏈狀或分枝狀,容易辨認(rèn),可靠性可提高至80%,最可靠的方法是進行霉 菌培養(yǎng),此外,亦要注意相關(guān)的誘因,如有應(yīng)用大劑量甾體激素或廣譜抗生素史,及糖尿病患者需做尿糖及血糖檢查等。
須與滴蟲性陰道炎相鑒別,多不困難,在玻片上加一滴生理鹽水,混入分泌物少許后作鏡檢,如能發(fā)現(xiàn)有呈波形運動的毛滴蟲,即可確診為滴蟲性陰道炎,室濕過低時滴蟲活動力也減低,可將鹽水稍加溫后再檢查,必要時培養(yǎng),可提高陽性檢出率。
1、懸滴法
取少量陰道分泌物置于玻片上,加1滴生理鹽水或10%氫氧化鉀溶液,置光學(xué)顯微鏡下觀察,可找到成群的芽孢和假苗絲。此方法最常用,陽性率可達60%。
2、涂片染色法
涂片固定后用革蘭染色,油鏡下觀察,可見呈陽性著色的孢子和菌絲,陽性率約為80%。
3、培養(yǎng)法
有癥狀而多次檢查陰性者可采用培養(yǎng)法。取分泌物接種于含抗生素的沙氏培養(yǎng)基上,置37℃培養(yǎng)3~4d后鏡檢,陽性率更高。
頑固病例應(yīng)檢查尿糖及血糖,并詳細詢問病史,有無服用大量雌激素或長期應(yīng)用抗生素的病史,以查找病因。
霉菌性陰道炎病人表現(xiàn)為白帶增多,外陰、陰道瘙癢、灼燒感,小便疼痛,外陰周圍常發(fā)紅、水腫,表皮變化多種多樣??砂l(fā)生很淺的水皰丘疹,成群出現(xiàn)。亦可形成濕疹狀糜爛,局限于外陰或向周圍擴展至?xí)?、肛門周圍及股生殖皺襞,直至大腿內(nèi)側(cè)、外表,完全類似急性或亞急性濕疹。陰唇及陰蒂附近黏膜增厚,互相接觸的皮膚表面潮紅糜爛。個別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膿皰,嚴(yán)重時發(fā)生潰瘍、外陰疼痛及局部淋巴結(jié)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