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病,臨床表現(xiàn)隨年齡的變化,病情亦隨之而變化,臨床上一般可分為三個時期,即嬰兒期、兒童期、成人期。主要在面部,頭皮,尿布區(qū)及四肢有紅斑,滲出和結痂損害。如何準確診斷異位性皮炎,下面是關于異位性皮炎的具體診斷方法。
異位性皮炎(AD)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以青少年為多見。近幾年來其發(fā)病率正逐步上升,這嚴重影響了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雖然近年來較多的有關該病細胞或分子水平的研究,但是醫(yī)務工作者對其發(fā)病率、遺傳方式和環(huán)境因素對其影響等有關流行病學方面的知識等了解甚少,這與目前我們使用的診斷標準較為復雜,它不適合用于流行病學的調查不無關系。然而,要探討該病的致病因素、發(fā)病機理和病理生理等特性,掌握疾病的流行及其有關影響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為此,國內外學者為了AD的臨床、實驗室和流行病學等研究需要,對AD的診斷標準不斷地進行修改、完善,本文就此對有關文獻進行復習綜述。
“異位性”(atopy)一詞是Coca及Cooke在1925年所倡議的,其含義是:(1)有容易罹患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的家族性傾向;(2)對異種蛋白過敏;(3)血清中反應素(IgE)值增高;(4)血液嗜酸粒細胞增多。AD的特征是本人或其家族中可見有明顯上述特點的一種濕疹性疾患,即既有特定濕疹的臨床表現(xiàn),又有明顯的異位性,這也是1933年Wise和Sulzberger首次有關AD的描述。以后由于不同國家學者對該病案使用的各稱不同,如異位性濕疹、過敏性皮炎、遺傳過敏性濕疹(皮炎)和Besnier體質性癢疹等,同時又因AD在不同個體或同一個體的不同時期,皮損形態(tài)可截然不同,因此,使其缺乏一個特定的診斷標準。
Rajka和Hanifin分別于1975年和1977年提出了有關AD的診斷標準。1980年兩位學者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及同行提議,將AD的診斷標準進一步修改完善,制定了我們目前臨床最常使用的HanifintRajkaAD 標準。當患者符合Hanifin和RajkaAD標準的基本特征中3項或3項以上加次要特征中任何3項或3項以上即可診斷為AD。
這一標準從多方面比較全面地描述了AD的特征,是臨床和科研工作者近20年來使用最廣泛、說服力最強的診斷AD的標準,可以說是AD診斷的“金標準”。然而在該標準的應用過程中,亦有學者對其中的各項指標進行重新評價。Kanwar等對50例典型AD患者與50例其它皮膚病患者進行比較,觀察上述標準中除Ⅰ型皮試反應、血清IgE測定、錐形角膜、前囊下白內障、對飲食敏感和遲緩發(fā)白等各項指標以及耳下裂紋和彌漫性頭皮屑2項非診斷標準指標外,其他如唇炎、乳頭濕疹、毛周隆起、白色劃痕、復發(fā)性結合膜炎和頸前皺褶等6項的發(fā)生率在兩組并無差異,而非標準內的耳下裂紋和彌漫性頭皮屑在AD組中明顯高于對照組(P值均<0.01)。Tada等亦證實,耳下裂紋在AD患者中發(fā)生率高,他們的結果顯示81.8%(112/137例)的兒童或成人AD患者檢查時有該體征和既往有這一表現(xiàn),而對照組僅3.3%(1/30例)出現(xiàn)(P<0.0001),且這一體征在嚴重AD中發(fā)生率為98%,而在輕、中度者中為74%,作者認為耳下裂紋應加入到AD的診斷標準中。有作者認為旦尼莫根眶下褶痕和頸前皺褶在診斷AD時無意義,但是Rudzki等的研究結果則認為,該2項指標仍不失為次要標準之一。Williamss指出,部分指標的適用與否在不同人群中可顯示差異,如眶下褶痕只能作為門診的診斷標準之一,而不適合普通人群調查,但這一指標在非AD兒童中出現(xiàn)率亦較高,尤以黑種兒童中多見。Negaraja等的研究同樣顯示魚鱗病、乳頭濕疹、唇炎、錐形角膜、前囊下白內障、頸前皺褶和對食物敏感在AD患者是非特異性的。而Diepgen等則認為次要特征中的干皮癥較基本特征中的個人和家庭中有“異位史”更為重要。
國內康克非等對372例患者與213例對照進行分析后指出,Hanifin和Rajka標準的所有基本特征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將前3項合并更妥;在次要特征中的乳頭濕疹、眶下褶痕、前囊下白內障、頸前皺褶、出汗時瘙癢、對羊毛敏感、受環(huán)境 或情緒因素影響和錐形角膜無特殊臨床意義,而無必要再列為臨床特點。同時認為制定診斷標準應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特點、發(fā)生的頻率并盡可能與發(fā)病機理相聯(lián)系來考慮。根據(jù)AD的發(fā)病主要與遺傳、免疫學和生理及藥理學方面異常有關,提出了一個結合國內資料而對Hanifin和Rajka標準進行修訂的AD診斷標準。
凡有基本特征者或基本特征中第一項加次要特征中任何3項者(每1項中任何一點)可診斷為AD。這個標準已為國內臨床和科研工作者接受,并已被廣泛使用。日本學者根據(jù)本國情況,認為Hanifin和Rajka的標準不十分適用于該國人群,經(jīng)過日本皮膚科學會組織專家制定了一個新的標準。符合上述3條方能診斷為AD。
作者同時列出了輔助診斷條例,包括:(1)家族史(支氣管哮 喘、過敏性鼻炎或結合膜炎、AD);(2)并發(fā)癥(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或結合膜炎);(3)毛囊性丘疹(鵝皮);(4)血清IgE水平升高。但是未說明這些輔助條例在診斷中的確切意義。
雖然日本學者對AD的診斷標準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但由于其使用時間短,且未見其它國家學者使用這一標準。因此,該標準是否可靠或是否適用于其它民族尚需在實踐中接受驗證。
Bos等最近提出了一個新的診斷標準,即要使診斷成立必須具備:存在抗原特異性IgE(用RAST或ELISA法檢測外周血或在皮膚用皮內注射抗原法所證實),加以下3項中2項或2項以上:(1)瘙癢;(2)典型的皮損形態(tài)與分布;(3)慢性或慢性復發(fā)性。這一標準雖然特異性高,但是檢測特異性IgE(IgE【正常值及臨床意義】)必須具備一定的實驗室設施,同時它仍包括有創(chuàng)傷性檢查,這就決定了這一標準只能用于門診病人的研究,面不適用于流行病學調查。
Hanifin和Rajka標準由于敏感性高,因此目前廣泛使用于臨床,但是Schultz-Larsen和Williams等認為,這一標準只透用于在門診研究,而不適用于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主要因為標準中的部分指標不常見(如錐形角膜)或無特異性(如白色劃痕)。另外,這一標準條目繁多、復雜,且在其中還包括有創(chuàng)傷性檢查,這些因素限制了這一標準在大規(guī)模流調中,特別是在兒童中的應用。為了制定一個適用于大規(guī)模流調的診斷標準,1994年以Williams為代表的16位英國學者組成協(xié)作組,對120例患者和102例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分析了Hanifin和Rajka的標準以及其它曾被提出可作為診斷依據(jù)的癥狀和體征(如耳下裂紋、耳周皮炎、軀干皮炎等)進行分析,得出了一個診斷AD的最低標準。
溫馨提示
異位性濕疹的欽食要特別的注意,很多異位性濕疹的患者在治療用藥恢復后再次復發(fā),可能是因欽食結構的原因。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調整飲食,切忌過飽,大概七八分铇就可以了,要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喂食牛乳、雞蛋白、柑桔等;哺乳母親以清淡飲食為好,貝類食物及酒類應禁用。我們平常食用魚、蛋、蝦等食物也都會加重異位性濕疹的病情。
【參考文獻:《皮膚病病理與臨床》《皮膚病性病》《皮膚病性病診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