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我們將痔瘡具體分為內(nèi)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類型,為了確保能夠得到藥到病除的效果,需要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分析,針對施治。外痔的治療主要可以分為手術(shù)和非手術(shù)治療的兩大方法,下面求醫(yī)小編首先從中醫(yī)的角度為您介紹兩種治療手段,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患者。
中醫(yī)治療外痔的兩大優(yōu)勢療法
1、藥物外敷法
是指將藥物直接涂敷于肛門局部的方法,以下介紹幾種臨床常用的藥物。
(1)田螺水外搽
取活田螺一個,將蓋揭開,放入少許冰片入螺體內(nèi),隨即化為液體。功能:消腫止痛。用法:用棉棍蘸田螺水涂抹患處,每日6到8次。
(2)四黃膏處方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等份,共研細末。凡士林70克,四黃粉30克,共同混合調(diào)勻成膏備用(冬天減少30%凡士林,加石蠟油30%共同混合,以避免軟膏發(fā)硬)。功能:消腫清熱、涼血止痛。主治:內(nèi)痔(內(nèi)痔【譯】:是位于肛門齒線以上,截石位于3、7、11點處,無肛管皮膚所覆蓋由粘膜下痔內(nèi)靜脈叢擴大曲張所形成柔軟的靜脈團。)、外痔發(fā)炎,水腫、術(shù)后疼痛,癰、疽、療、癤水腫。用法:直接帖敷患處。
(3)九華膏
九華粉30克,凡士林70克(冬季減凡士林30克加液體石蠟油30克),共同合勻成膏備用。功能:消炎消腫、止血止痛。主治:內(nèi)痔出血腫脹,外痔發(fā)炎疼痛,肛裂,肛門直腸炎癥。用法:直接涂敷患處,或灌注于肛門內(nèi)。
(4)痔瘡膏
以草烏,大黃各6克,甘草3克,膽礬15克,凈石灰末半匙,龍腦末少許。用柴灰淋濃水兩碗,熬至一碗,入草烏、大黃,慢火熬至半碗,入甘草,煮數(shù)沸,加入凈石灰末,略沸三五次,用絹兩重過濾,再熬成膏,冷后入膽礬,臨用時入龍腦末少許。主治:外痔及翻花痔脫出或突起,腫痛伴有分泌物者。
(5)九華粉
滑石水20克,月石6克,龍骨6克,浙貝6克,朱砂6克,冰片0.5克,共研細末。功能:去濕止癢、消炎止痛。主治:肛門濕疹、肛周皮炎,皮膚瘙癢。用法:直接撒布患處。
2、熏洗坐浴法
是指以中藥煎湯熏洗肛門會陰部,通過熱和藥的作用,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治療的目的。具體方法是指將藥物水煎10余分鐘后,先用蒸氣熏肛門局部,待水溫適合時,再行肛門局部坐浴。主要代表方藥有:
(1)消腫止痛方
瓦松30克,五倍子30克,馬齒莧30克,艾葉30克,川椒30克。功能:消腫止痛、收斂。主治:外痔發(fā)炎,血栓外痔,內(nèi)痔脫出嵌頓,直腸脫垂術(shù)后水腫疼痛等。用法:將上藥用紗布包后煎水1000毫升,每日坐浴1~2次。
(2)熏洗外方
樸硝30克,馬齒莧20克,瓦松15克,歸尾15克,赤芍15克,黃柏15克,蒼術(shù)15克。功能: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利濕軟堅、消腫止痛。主治:痔瘺、肛癰之炎癥期、肛裂之便后疼痛,以及全身所患之癰、疽、療,癤屬于急性期炎癥者。用法:上藥混合加水煮沸后,去渣,約有藥水1000毫升,趁熱先熏后洗,或浸布濕敷于患處,一般肛門紅腫熱痛者,每日2~3次坐浴。上、下肢及軀干之患,用凈布浸后敷于患處,每日6次左右。
(3)九華粉洗劑
九華粉30克,甘草20克,蒸餾水加壓100毫升外搽。每日6~8次。主治與功能同九華粉。但粉劑用于有滲出者。
溫馨提示:外痔種類較多,一般來說可分為結(jié)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需要區(qū)別對待。一般結(jié)締組織性外痔不需治療,除非發(fā)生并發(fā)癥,影響生活。炎性外痔則多可選擇一些外用藥膏。血栓性外痔如疼痛明顯一般選擇手術(shù)治療。靜脈曲張性外痔如無明顯癥狀也不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