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是指沒有明確病因,不合并解剖結構或形態(tài)學異常的慢性便秘。兒童功能性便秘的診斷目前大多依靠癥狀和查體,雖然國內許多學者對兒童功能性便秘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尚沒有關于兒童功能性便秘的統(tǒng)一標準,對于兒童功能性便秘的診斷還一直借用國外兒童的標準。
診斷特發(fā)性便秘之前,應首先將具有便秘癥狀的其它器質性疾病排除,同時應對特發(fā)性便秘的不同病理類型進行詳細區(qū)分,這樣才能使治療有的放矢,提高療效。因此詳細詢問病史、有針對性進行輔助檢查和制定明確的診斷標準對診斷特發(fā)性便秘是非常重要的。
一、癥狀采集
1.詢問病史:詢問病史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患病情況:包括起病時間、持續(xù)時間、起病誘因、加重或減輕疾病的因素等。
②疾病程度:包括大便的次數(shù)、性狀、形狀、硬度等,是否混有血跡或膿性分泌物,排便是否困難,是否存在便意,便后是否有不凈感,能否區(qū)別排氣與排便,是否有抑制排便,排便恐懼,是否有污便、便失禁等。
③伴發(fā)癥狀:是否有腹痛、腹脹、食欲不振、消瘦、體重不增、惡心、嘔吐、乏力和尿失禁等。
④飲食情況:飲食成份是否合理,是否偏食,飲水量多少,較小嬰兒應詢問是母乳還人工喂養(yǎng),是否添加輔食等。
⑤治療經過:是否經過治療,何種治療,是否進行排便訓練,是否使用瀉藥,療效如何等。
⑥心理因素:是否焦慮、多動、抑郁,參加社會活動情況,學習情況,家庭生活情況等。
⑦既往史:既往患病史、手術史、用藥史、家族史和遺傳病史等。
如果有條件,最好讓患兒寫排便日記,記錄排便情況。Plas將利用回憶追問病史方法與寫排便日記方法的準確性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在污便次數(shù)和排便次數(shù)方面追問病史法很不準確,再加上小兒病史常常是母親代述,準確性就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