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囊腫疾病是指口腔部位由于病菌的侵襲發(fā)生病變,這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威脅,由于口腔疾病比較多,很容易誤診,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如何準確的診斷出口腔頜面囊腫疾病。
口腔頜面部皮樣、表皮樣囊腫有哪些表現(xiàn)及如何診斷
1.生長緩慢的無痛性腫塊;
2.檢查為較深在界限清楚的腫塊,捫有面團感;
3.穿刺抽吸物為豆渣樣,鏡下可見脫落上皮細胞、毛囊和皮脂腺等;
4.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臨床表現(xiàn)
1.好發(fā)于口底、頦下、眼瞼、額、鼻、眶外側、耳下等部位,多見于兒童及青年。
2.生長緩慢。
3.常為球形、深在、界限清楚、觸有面團感,一般無自覺癥狀。
口腔頜面部囊腫起因,口腔頜面部是腫瘤的好發(fā)部位之一,可以發(fā)生各種類型的腫瘤。本節(jié)僅就口腔頜面部常見的腫瘤作簡單的介紹??谇粌鹊哪夷[呈非真性腫瘤。
一、良性腫瘤
口腔頜面部可發(fā)生各種良性腫瘤。發(fā)生于軟組織者,如涎腺混合瘤、牙齦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經(jīng)纖維瘤、纖維瘤等。發(fā)生于骨組織者,如巨細胞瘤、骨瘤等??谇活M面部還有些良性腫瘤與成牙組織有關,屬牙源性的腫瘤,如牙瘤、造釉細胞瘤等。現(xiàn)將幾種常見的腫瘤分別敘述如下。
(一)混合瘤(多形性腺瘤)(MixedTumor,Pleomorphicadenoma)
涎腺混合瘤為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腫瘤之一。來源于涎腺上皮。腫瘤內除上皮成份外,還常有粘液、軟骨樣組織等。涎腺混合瘤好發(fā)于腮腺,其次為腭部及頜下腺。下面以腮腺混合瘤為例敘述其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原則。
臨床表現(xiàn)
腮腺混合瘤多見于中年。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生長緩慢,病程可達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之久。腫瘤多表現(xiàn)為耳下區(qū)的韌實腫塊,表面呈結節(jié)狀,邊界清楚,中等硬度,與周圍組織不粘連,有移動性,無壓痛。如腫瘤出現(xiàn)下述情況之一時,應考慮有惡變之可能。
?、倌[瘤突然增長迅速加快,
?、谝苿有詼p少甚至固定,
?、鄢霈F(xiàn)疼痛或同側面癱等。
(二)造釉細胞瘤(Ameloblastoma)
造釉細胞瘤是一種常見的、來自牙源性上皮的頜骨中心性腫瘤。瘤細胞的形態(tài)與牙胚中的造釉細胞相似,故稱為造釉細胞瘤。
臨床表現(xiàn)
造釉細胞瘤多見于青壯年,好發(fā)于下頜磨牙區(qū)及升枝部。生長緩慢,病程較長,可數(shù)年至十年。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腫瘤大小不等,可為實質性或囊性。由于腫瘤逐漸增大使頜骨膨隆,顏面出現(xiàn)畸形,皮層骨受壓吸收、變薄,按之常有“乒乓球”樣彈性感覺。當腫瘤侵犯牙槽骨時,可使牙齒移位、牙根吸收、松動甚至脫落。如并發(fā)感染可出現(xiàn)紅腫、疼痛等炎癥癥狀。腫瘤繼續(xù)增大,皮層骨質完全吸收,即向頜骨外擴展,可影響咀嚼、語言等功能。
X線檢查可助診斷,其表現(xiàn)不一,可為蜂窩狀,皂泡狀或多房性囊腫樣陰影。以多房型多見,呈多個圓形或卵圓形,大小不等的透射區(qū)陰影,相互重疊或融合,邊緣呈切跡狀。少數(shù)可表現(xiàn)為單囊型陰影。
(三)血管瘤(Hemangioma)
血管瘤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良性腫瘤。多屬先天性,是由血管內皮增生而來。多見面部皮膚、皮下組織和口腔粘膜。一般可分為毛細血管型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而以前兩種常見。
臨床表現(xiàn)
毛細血管型血管瘤
腫瘤是由大量交織、擴張的毛細血管組成。表現(xiàn)為鮮紅或紫紅色斑塊。與皮膚表面平齊或稍隆起,邊界清楚,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等。以手指壓迫腫瘤時,顏面退去;壓力解除后,顏色恢復。
海綿狀血管瘤
腫瘤由擴大的血管腔和襯有內皮細胞的血竇組成。血竇大小不一,有如海綿狀結構,竇腔內充滿靜脈血,彼此交通。表現(xiàn)為無自覺癥狀、生長緩慢的柔軟腫塊。頭低位時,腫瘤因充血而擴大,恢復正常體位后,腫塊即恢復原狀。表淺的腫瘤,表面皮膚或粘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觸診時腫塊柔軟,邊界不清,無壓痛。擠壓時腫塊縮小,壓力解除后則恢復原來大小。
蔓狀血管瘤
主要由擴張的動脈與靜脈吻合而成。腫瘤高起呈念珠狀或蚯蚓。捫之有博動感與震顫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若將供血的動脈全部壓閉,上述之博動及雜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