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工作了一天后,為了第二天能有好精神投入工作,躺在床上,不停焦慮地敦促自己能快點入睡,其結果常常是適得其反,甚至輾轉反側到凌晨。失眠的時候,怎樣才能安睡呢?以下幾點將有幫助:
1. 了解瞌睡蟲三次來臨的時間 我們的祖先給我們遺傳了相同的睡眠節(jié)律,要求我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第一次瞌睡蟲來臨的時間是晚9點至10點,這是入眠的黃金時間,這個時間入睡最有利于身心健康。現在的農村,大多數父老鄉(xiāng)親們仍然是這個時間入睡的,他們很少有失眠的情況。過了9點至10點這個時間,就不怎么想睡了,第二次瞌睡蟲來臨的時間是晚上12點左右。12點是重要的時間分界點。12點前入睡,可以保證精力和體力更好地修復;而12點后入睡,即使第二天早晨用更長時間睡眠來補充,也不能達到12點前入睡的效果。如果晚上過了12點還沒有入睡,常常頭腦變得異常冷靜清醒,思維活躍,這時是作家工作的良好時間,但是若長期在12點后入睡,則不利于健康。12之后,若再想睡則要等凌晨3點鐘左右第三次瞌睡蟲的來臨,如果經常是被第三次瞌睡蟲帶入睡眠的,則頭昏腦脹,全身乏力,心神不定,沒有精神,情緒不好,容易發(fā)脾氣。了解了瞌睡蟲三次來臨的規(guī)律,有助于把握睡眠節(jié)奏:一旦錯過了一次機會,可以索性不急了!反正瞌睡蟲還沒有來,醒著也是醒著,要么起身做些無聊或有意義的事,要么靜養(yǎng)等待下一個瞌睡蟲,不致于花太長時間躺在床上焦慮地苦苦地折磨自己催促入睡。
2. 避免睡覺前的刺激 眾人皆知,喝夜茶、睡前喝咖啡會導致失眠手。有些人甚至在清晨喝了幾口茶,也導致整晚不能入睡。對于容易失眠的人來說,要掌握自己對于茶、咖啡這些興奮性飲料的耐受程度,如果喝了一點就影響睡眠,應避免。一些活動對于入睡也有影響,對于沒有入睡困難的人來說,哪怕是在耳邊打雷,在身上澆水,依然可以睡得很香。但是對于經常被失眠困擾,懼怕睡眠的人來說,睡前稍有刺激,就會增加入睡的難度。睡前洗澡、看令人興奮的節(jié)目、劇烈運動等往往導致入睡困難,這些活動應安排在上床1小時之前。
3. 學會幾招自我催眠的方法 一說到自我催眠,人們就想起數羊,常聽到失眠者說自己數羊一直數到了凌晨,還是沒睡著。對于英語人群,數羊可能是可以幫助睡眠的一種方法,但是對于國人,很少有特別好的效果。因為英語中“sheep”和“sleep”相似,數“sheep”的時候,可以暗示“sleep”,但是國人的“羊”和“睡”相差太遠了,數“羊”不能暗示“睡覺”。我根據催眠的原理,自創(chuàng)了一套簡單易學,切實有效的自我催眠術。我命名為“開車催眠法”,其方法如下:關燈后,舒適地臥于床上,閉上雙眼,依次感受一下自己下肢、腹部、胸部、手臂、肩背、頸、頭都、雙眼都已經放松了;然后開始想像,想像自己開著一部小車,從停車場出發(fā),去數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從自己“坐”到車子里的一刻起,就要“關注”周圍所有的事物,比如離開停車場時,要“注意到”周圍的建筑物在慢慢地向后退;漸漸地來到了街道后,要“看到”周圍大部分熟悉的場景;經過大街小巷,來到各種級別的公路,要“看到”前面不斷靠近的山、路邊慢慢后退的樹、農田、村莊。就之樣一直開下去,直到達到目的地,如果到了目的地還沒有睡著,那就再以同樣的方法往回開。我讓一些單純的失眠癥患者試用這套“開車催眠法”,結果沒有誰能到達目的地,因為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已經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