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是小兒腦損傷的一種綜合癥,給患者及家人都帶來一定的影響。在早期腦癱患兒的表現(xiàn)主要有易哭鬧、喂養(yǎng)困難、入睡困難、易嗆奶,患兒常伴有癲癇、感覺遲鈍、智力低下、語言落后等表現(xiàn)。那么,腦癱的典型癥狀表現(xiàn)主要有哪些?下面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腦癱的典型癥狀。
腦癱的典型癥狀表現(xiàn):
1、運動發(fā)育落后,主動運動減少:運動發(fā)育落后表現(xiàn)在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兩方面。判斷運動發(fā)育是否落后的指標很多,每個動作在不同年齡表現(xiàn)又不一樣,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正常小兒3 個月時能抬頭;4~5 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兩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靜時能在眼前玩弄雙手;6~7 個月時會獨自坐在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 個月時會爬,爬時雙上肢或下肢交替向前移動;1 歲時能獨自站立;1 歲~1 歲半時能行走。腦性癱瘓患兒在上述年齡階段一般都不能達到正常小兒水平。
腦癱患兒在新生兒時期常表現(xiàn)為動作減少,吸吮能力及覓食反應均差。正常3個月小兒仰臥位時常有踢腿、蹬踏樣動作,而且為交替的踢蹬。腦性癱瘓患兒踢蹬動作明顯減少,而且很少出現(xiàn)交替動作。正常4~5 個月的小兒上肢活動很靈活,腦性癱瘓患兒上肢活動較少。
2、肌張力異常:肌張力是安靜狀態(tài)下肌肉的緊張度,通過被動地屈曲、伸直、旋前、旋后肢體,了解其肌張力??晌兆雰旱那氨蹞u晃手,根據(jù)手的活動范圍了解上肢肌張力。測下肢肌張力可握住小腿搖擺其足,根據(jù)足活動的范圍判斷其張力,張力低時,搖晃手足時手足甩動的范圍大,張力高時,活動范圍小。
3、視力障礙:約半數(shù)上述小孩腦癱的癥狀會有視力障礙,最常見者為眼球內(nèi)斜視和屈光不正,如近視、弱視等;少數(shù)有眼震,偶爾為全盲。請問專家腦癱小孩的表現(xiàn)都有什么呢?
4、聽力障礙:部分患兒聽力減退甚至全聾,以新生兒患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的手足徐動型患兒最為常見。多數(shù)對高音頻的聽力喪失,需做腦干聽覺引發(fā)電位測定方能被察覺。
5、智力低下:其中約50%患兒有輕度至中度智力低下,給25%為重度智力低下。這是小孩腦癱有什么表現(xiàn)中最常見的癥狀。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小孩腦癱智力常更差,手足徐動型患兒智力嚴重低下者極少。
6、情緒、行為障礙:大多數(shù)腦癱患兒有情緒或行為異常,此與腦功能受損有關。大量實驗和臨床資料表明,腦的邊緣系統(tǒng)特別是海馬回受損時,可引起患兒情緒異常?;純撼1憩F(xiàn)為好哭、任性、固執(zhí)、孤僻、脾氣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動,有的有快活感、情緒不穩(wěn)定等,手足徐動型患兒較為常見。此外,多數(shù)腦癱患兒表現(xiàn)有活動過多,注意力分散,行為散亂等。偶見患兒用手猛擊頭部、下頜等自身傷害的"強迫"行為。
7、患兒睡眠少:由于上運動神經(jīng)元的興奮,患兒一般情況都睡眠少,尤其在出生后的前幾個月較為明顯,睡眠時間短,因而家長要給患兒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讓他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筛鶕?jù)患兒具體情況,給予鎮(zhèn)靜藥物,如中藥熟棗仁、合歡花等,因為痙攣越重,睡眠越少,所以一定讓患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這樣痙攣就有所緩解,體質(zhì)也會有所增強。
以上內(nèi)容主要針對腦癱的典型癥狀表現(xiàn)主要有哪些做了詳細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專家提示:在平時生活中要加強與腦癱患者溝通,要求家屬配合,多與患者作思想工作。另外,在對小兒腦癱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時,應為其供給高熱量、高蛋白及富有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對獨立進食困難的患者應進行飲食訓練,在喂食時,切勿在患者牙齒緊咬情況下將匙硬行抽出,以防損傷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