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找到了問題所在,精神內耗又如此普遍,我們就要想辦法去克制和遏制z這種情況頻繁出現。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盡可能避免“精神內耗”的情況出現?
方法一: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心
心理學弗洛伊德曾經提出過一個有趣的“心理公式”:
即:低自尊+高敏感=過度的自我關注
而過度的自我關注,其實就是一種嚴重精神內耗的體現,較低的自尊,會讓你感覺別人“高你一等”,因此更在乎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而高度敏感,會讓你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在雙重消耗下,終結果就是嚴重的精神內耗。
而低自尊和高敏感度,大多是因為自信心不足所導致的,因此,積極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調節(jié)行為。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一些自己喜歡做的,有意義的事情,或者學會一項技能,讓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都是提高自我信心的有效方法。
另外,培養(yǎng)自信還可以通過交流的方式,根據人群心理趨向的數據表現,你所能交往的朋友越多,你的社會閱歷越廣,對于自信心的培養(yǎng)也會更有效,自信心攀升的速度也會更快。所以說,大膽走出去,和別人交流,多交朋友,也不失為提高自信的有效方法。
方法二:學會寫日記
估計到了現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已經很少有朋友會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了,畢竟又麻煩,又花時間。
但是,就避免“精神內耗”而言,寫日記卻又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因為“精神內耗”本身,是因為大腦中想著無數的負擔,無從發(fā)泄,只能不斷消耗心理資源。
而將這些類似煩惱的“精神垃圾”發(fā)泄出去,對降低心神負擔,減少心力消耗,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而寫日記正好就是發(fā)泄情緒,避免負面心理滋生的一種好的方法。
另外,說到底,寫日記是一種傾訴的載體,是幫助自己“心理”減負的方法,一些類似的形式,比如說找朋友傾訴,通過旅游,玩耍等形式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樣是降低“精神內耗”的好方法。
總的來說,如果您的身體健康沒有問題,但總是感覺疲累的話,不妨對“精神內耗”可能產生的情況有所意識和警惕,也該適當的給自己的大腦和心理“放個假”了。不妨嘗試一下文中的排解方法,或許能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