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合力
發(fā)力時周身相合,力點要穩(wěn)、準、狠,特別要注意腰襠勁的配合,如搬攔捶,雙拳向左橫抖,以腰帶動發(fā)力,而左腿須內扣膝合,方可使周身一體,毫無松散之處。
以上陳氏太極拳發(fā)力假想雖分七點,但各點之間是相互融合、靈活運用的,尤須注意以腰來帶動發(fā)力,而襠膝必須有扣與合之意,方可顯陳氏太極松活自然、整體作業(yè)之特色。
由七種拳架看陳氏太極拳
一、陳氏太極拳有多種法,溫縣陳家溝陳正雷所練的陳氏拳,稱為老架。其一路拳第八式“摟膝”,在其它**陳氏拳中叫做“初收”或“提收“。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楊氏大架中的“手揮琵琶”與這個“摟膝”很相象,套路結構及出現的順序也很接近。
眾所周知,楊氏拳源于陳家溝之陳氏拳。從1849年前后楊露禪聞開陳家溝,到1935年以前楊澄浦定式楊氏大架拳,前后也不過80多年的時間,以楊氏拳為參照,可以看出陳正雷演練的陳氏拳,確是當年陳氏拳中興大師、14世陳長興所傳的陳氏正宗老架。
陳家溝人至今大多練的是這種拳架,陳氏18世陳照丕是這套拳的傳人。60年代陳照丕回歸故里陳家溝,陳氏19世陳小旺、陳正雷皆受其教益。這套拳架還可以與陳小旺所著《世傳陳氏太極拳》一書相互對比參考。
二、陳家溝陳伯先所傳陳氏小架拳,與陳氏老架一路拳布局也很接近,惟動作有所簡化。老架一路中所謂“摟膝”的動作,在這趟拳里又叫做“初收”,再次出現時叫“再收”,左腳尖在前作虛步著地狀,楊氏拳“手揮琵琶”雙手與此動作相同。
這趟拳的大待點,是從一勢向另一勢轉折時,腰胯有一個瞬間轉體發(fā)勁動作,這個動作對轉腰活胯很幫助。在腰胯發(fā)勁時,即便是“掩手肱捶”這樣的發(fā)勁,手臂似乎并不主動向前彈抖,而是僅靠腰胯帶動而已。此“陳氏小架拳”,與當年武禹襄赴趙堡鎮(zhèn)得陳青萍所傳之小(新)架,不知是什么關系。
三、陳小旺在記錄片《陳氏太極拳》中演的陳氏拳一路、二路片段,是陳氏17世陳發(fā)科晚年所定式的陳氏拳。
陳發(fā)科于1928年應許禹生之邀,赴北京教拳,直到1957年去世,主要生活在北京。所以,北京練太極拳有成者多出于陳發(fā)科門下。據說,陳照丕 之父陳登科不習拳腳。陳照丕“學拳從祖延熙、鑫及族叔發(fā)科”。
陳氏老架在陳照丕那里還沒有變化,但從陳長興晚年到陳發(fā)科晚年總計100年,陳氏拳有了一些變化,除多了纏繞外,還增加了不少細致的動作。
仍以“提收”為例,在老架里名為“摟膝“,在陳發(fā)科定架里,這個拳式改為左膝提起、雙手向前推按。令人印象很深的是,陳小旺在左腿提收時非常放松,腳而并未像長拳那樣繃得很緊,符合顧留馨在《太極拳研究》一書里所說的對下肢、腿部的一些要求。
陳發(fā)科晚年定式的這一套陳氏拳,一路拳由原來的70多式增加至83式;二路拳由原來的40多式增加至71式。
四、陳發(fā)科幼子陳照奎,是18世陳氏太極拳傳人,1928年生于陳家溝,1932年隨父赴北京,1981年5月病逝。陳照奎是陳氏拳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代大家。
陳照奎所傳的陳氏拳,是在其父晚年所定拳式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的陳氏拳架。該拳式不但完全具備陳氏老架風格特點,而且有所發(fā)展,是陳氏拳發(fā)展過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碑。其“金剛搗碓”在左腳鏟出、右腳上步的同時,左掌手背向空中一個上撩掌,顯得是那樣的輕松活潑;“掩手肱捶”的多種打法;中盤、退步壓肘、雙震腳、左右金雞獨立之間轉換時的雙腳騰踏……無不給人極其強烈的印象。
該拳有細膩的動作要求,演練起來十分引人入勝。初學時難度很大,學會之后漸入付佳境,玩味其中,使人有物我兩忘之感。該拳仍沿舊習,自稱為83式,其實何止83式。
以中盤為例,退步壓肘之后,1.先是一右手向外折打;2.然后身子下沉成仆步;3.再把重心移至左腳成獨立步,右腳抬起、兩掌推出;4.經過右腳下震等兩個小過渡動作后,雙腳騰空躍起、雙腳踏地,雙手交叉下叉;5.右手上撐、左手下榻,不計中間小過渡動作,如此五個節(jié)奏明確的動作才把中盤動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