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需掌握太極拳的要領,太極拳的特點是剛柔相濟,緩慢柔和。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練習太極拳還能陶冶情操。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陳式太極拳基本功。
如何把握陳式太極拳的要領
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練習陳式太極拳需靜心修煉,否則達不到練功效果。
(一)虛靈頂勁
就是頭向上頂,意識上頂百會穴,神貫于頂,項部直立松豎。具體練法頭頂天,項松豎,眼睛平視,后脖頸貼衣領。這是對靜態(tài)的頭頸部而言。
盤起拳架來,就要同其他要領相互聯(lián)成一體動作。如在“虛靈頂勁”的同時,“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時,相應“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這時,有頂有沉,上下之勢,得以相稱,脊椎松豎了,身軀正直了,此時,就會出現(xiàn)一種松空的感覺。
這里有一個地方非常難練,即習慣性的向上頂勁,身軀也會隨著一起向上,而此處的頭向上頂,應該是身軀下沉。
這在太極“力道”上講,是力在上與下的對稱,要達到這層意思,須相應地克服日常生活習慣上的拙力。之所以說這是拙力,因為“一上俱上”拔了底勁,立身不穩(wěn),易于倒地。
“虛靈頂勁”,在陳式太極拳要領中排次居首,在整個要領中是個“綱”,起著“綱舉目張”的作用。
(二)沉肩垂肘
是指肩要松開下沉,肘要松開下垂,但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肩若不能沉,氣也沉不下去;肘要翹起,肩也會隨之聳起來,就同內家拳相悖了。根據(jù)筆者實踐體會,肩易沉,但著意于肩的下沉,則會在往下伸拉下,肩有不舒適的感覺。
練習陳式太極拳講究的是松,初學陳式太極拳要求做到全身放松,當你練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沉和松是同時存在的。
因此,轉意于肘,后來逐漸地覺得只要肘能下曲松垂,肩自然就會沉下去,且很順應。肩與肘的關系,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須注意,沉肩時,還要虛腋。腋下 "如同夾著兩個熱饅頭",空度大了,謹防要掉;空度小了,又怕燙著。
這個比喻,既形象,又有分寸感,非常貼切,說攏住實則無物,道無有意念存在,這種寓虛與實、合與開于無限想象的高度集中的空間里,使身體出現(xiàn)一種騰挪飄逸勁勢??梢姡缗c腋的關系,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腋能虛“沉肩垂肘”才能正確,才能到位。三者,是互為條件,互相聯(lián)系的。尤其在動態(tài)中,“沉肩垂肘”與“含胸撥背”相輔相成,使氣沉于丹田,沉勁守住,頂勁相對稱地頂起,隨著拳架的盤轉,內氣會在兩肩、兩臂通暢地運行起來。
(三)含胸拔背
含胸,是胸部要平正;拔背,是氣貼于背。具體練法:在上述"沉肩垂肘"的基礎上,脊柱松豎,軀干正直,胸肌和背肌同時放松,前后均要平正、不凹不凸,這時,就有氣下沉丹田和上貼于背的感覺。
能含胸,胸就開了,氣就能通;能拔背,背就開了,氣就能順。"含胸拔背"到位了,氣就能夠通順了。
有兩位拳友,其一說他會運氣,但覺背部肌肉發(fā)緊,練完之后也有緊的感覺;另一說他也會運氣,只是說背部夾脊稍上處有一節(jié)有脹困感,自覺不正常。這兩位的毛病是共同的,郡在背部,“拔背”沒有到位,因此,背不開,氣不順。
有的書上說,“能含胸,就能拔背”;我的體會不是這樣,能“含胸”,不一定就能“拔背”。人們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低頭貓腰的病態(tài)姿勢 凹胸凸背,即胸肌松,背肌緊。
因此,當胸部和背部要求同時放松的情況下,受身體定型缺陷的影響,自然胸部易放松,而背部不易放松。
“拔背”與“含胸”的關系,“拔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拔背”能夠到位,“含胸”就自然能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