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個由盛轉衰的過程,從壯年到老年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界限。自古以來,我國的輩分劃分,總是會讓不少年輕人陷入尷尬境地。
明明比自己小幾十歲的人,按照輩分劃分,就能是自己的長輩。明明很年輕的人,就能被小孩叫做“爺爺”、“奶奶”。依照傳統(tǒng)觀點,爺爺輩、奶奶輩的人,就已經算作老人了。所以年輕人在被晚輩這樣稱呼時,總是會排斥。多大年齡才算老年人?
那么,真正的老人,到底該如何劃分呢?
關于老年人的劃分,除了我國的輩分劃分之外,就是看年齡了。目前世界各國對老年人的劃分都有不同的標準。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guī)定,老年人的年齡為60歲。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則以65歲以上為標準的老年人。
還有更為細致的劃分標準,比如西方的一些國家,從45歲就已經開始劃分了,將45到64歲稱之為初老期,而在65到89歲為老年期,90歲以上為長壽期,也就是說45歲就已經初老了。
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的規(guī)定,較為簡單,男性55歲、女性50歲為老年和中年的分界點。我國的劃分,和西方的一些發(fā)達國家,有著相似性,都是進行了三級劃分,但在具體年齡上有所區(qū)別。
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初老期為45到59歲,老年期為60到79歲,80歲以上就算作長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