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發(fā)病概率在不斷上升,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有關于中醫(yī)治療流感的小知識。希望這些常見的小知識能夠在平日里幫助到你。同時也希望我們能對這一疾病引起高度重視。
中醫(yī)治療流感
用藥治療
1.一般治療: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宜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潔,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1等,預防并發(fā)癥。
2.對癥治療:對發(fā)熱、頭痛者應予對癥治療;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熱藥,尤其是16歲以下患者,因為該藥可能與Reye綜合征的發(fā)生有關。高熱、食欲不振、嘔吐者應予以靜脈補液。
3.抗病毒治療:(1)離子通道M2蛋白阻抑劑: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抗流感病毒是通過與M2蛋白相互作用而阻礙其功能,導致通道活性改變,抑制病毒復制??诜饎傄野坊蚪饎偼榘房稍谝粌商靸葴p輕發(fā)熱,緩解全身性癥狀及呼吸道癥狀。劑量為200mg/d,口服,共5天;老年人劑量應減半,即服用100mg/d。金剛乙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副作用比金剛烷胺小。由于金剛烷胺經腎臟排泄,以原形經尿排出,故有明顯腎功能障礙時能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tǒng)副作用,有腎功能不良的患者需慎用或減少劑量。金剛乙胺或金剛烷胺對流感病毒乙、丙型無效,只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效。對于甲型流感患者,即使是在疾病后期才開始用藥,或病情已較為嚴重,這兩種藥物仍有一定治療效果。近年來流感耐藥病毒的出現(xiàn)限制了它們的廣泛應用。金剛烷胺和流感疫苗的聯(lián)合應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耐藥病毒株的傳代和傳播。
(2)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鑒于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對涎酸的降解作用具有重要的病毒生物學意義,例如可使其穿入宿主細胞膜、從感染細胞中釋放、減少病毒被呼吸道黏液滅活等。故設計涎酸類似物競爭性抑制神經氨酸酶活性,可望達到抗流感病毒效果,此即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在理論上,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于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扎那米韋(zanamivir)、奧塞米韋(奧司他韋、達菲)等均為涎酸類似物,能特異性地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活性;其中活性強的是扎那米韋,起病后30~36h內給予,能縮短流感病程1~2天,并減輕癥狀。若早期治療能更有效地減輕臨床病情,其避免發(fā)熱或退熱的有效率達95%。劑量及用法:扎那米韋口服無效,因其在呼吸道局部達不到治療濃度;必須呼吸道局部給藥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可使用“Diskhaler”的專用吸入器,經口吸入,成人和≥12歲兒童,每次兩吸,每吸約5mg(10mg/次),2次/d。奧塞米韋成人常用75mg,2次/d,連用5天。與金剛烷胺相比,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誘導耐藥病毒產生的可能性較小,但扎那米韋已在體外證實有耐藥流感病毒出現(xiàn)。此外,利巴韋林(病毒唑)亦可用于人類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給藥方式是小顆粒氣溶膠。但藥物療效的有限性和給藥方法的特殊性限制了它的利用。已有報道稱,緩慢靜脈滴注利巴韋林對于治療流感病毒相關的急性心肌炎有較好療效。
(3)其他抗病毒藥物:鼻內給予大顆粒氣溶膠干擾素α,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復制和減輕臨床癥狀;但可以出現(xiàn)明顯的局部毒性,限制了其應用。正在研究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用于阻斷NP和宿主細胞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可望能阻斷病毒的復制。
4.繼發(fā)性細菌感染的治療:根據(jù)送檢標本(如痰液)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