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痰飲
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或短氣而咳者。
功用
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病機
太陽表邪未解,內(nèi)傳太陽膀胱腑,致膀胱氣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陽經(jīng)腑同病。外有太陽表邪,故頭痛發(fā)熱脈浮;內(nèi)傳太陽腑以致膀胱氣化不利,則小便不利,水液蓄而不行以致津液不得輸布,則煩渴引飲,飲入之水不得輸布則水入即吐,而成水逆。
運用
1.本方為利水之劑,所治諸證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或緩為證治要點。
2.若水腫兼有表證者,可與越婢湯合用;水濕壅盛者,可與五皮散合用;泄瀉偏于熱者,須去桂枝,加車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熱。
3.常用于腎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腫,以及急性腸炎、尿潴留、腦積水等,屬水濕內(nèi)盛者。
注意事項
1.入湯劑不宜久煎。
2.濕熱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附方一
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
組成
茵陳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
上二味和,先食飲方寸匕6g,日三服。
功用
利濕退黃。
主治
濕熱黃疸,濕多熱少,小便不利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