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收藏家唐國新的故事
翻開當代著名紫砂學者韓其樓編著的《紫砂壺全書》,在古今紫砂收藏大家名錄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至于愛紫砂壺成癖者……當今則有唐云、亞明、馮其庸、羅桂祥、許四海、唐國新、浪石、劉鴻喜、姚世英、富華、王一羽等名家。”
唐國新收藏歷代名家所制的紫砂壺約有1000多件。提起他的收藏,要源于紫砂陶藝名家、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顧景舟贈送他的兩件作品:大報春和線圓壺。其與紫砂壺的結(jié)緣要從上世紀70年代,在宜興開照相館時講起。當時,唐國新經(jīng)常為茶壺拍攝彩色照片,顧客往往以茶壺抵下照相費。在十余年的時間中,他收了200多把包括呂堯臣、譚泉海、周桂珍和汪寅仙等的紫砂壺作品。
唐國新邁入紫砂核心世界的大門,還是歸功于顧景舟的悉心指導(dǎo)和幫助,起點高,避免了很多彎路。他的收藏中不乏很多大師包括李昌鴻和顧紹培等人的饋贈。2000年后,唐國新從臺灣收了一批回流作品,有呂堯臣的絞泥冰提壺、鮑志強的紫玉飄香套壺、汪寅仙大師的水利壺、竹苞壺等100多件。其中最讓他興奮的是顧景舟的9件提臂套壺和小石瓢壺。而別具收藏傳奇的,還是他所收藏的由邵大亨和顧景舟兩代紫砂工藝大師“合作”的兩把紫砂壺。1988年春,唐國新在黃山一處村落的小吃店里意外地看到一件邵大亨制壺的真跡,“大亨”二字歷歷在目。雖然紫砂壺蓋子已破損。當即,他用80元錢買下了這把紫砂壺殘器。
但凡收藏紫砂壺的人都知道,邵大亨是晚清上袁人(即現(xiàn)在的江蘇宜興丁山紫砂村),其為人卓爾不群、孤傲耿直,其制壺高潔典雅、鬼斧神工,為世人所推崇,而其紫砂作品傳世極少。唐國新懷揣寶貝回到宜興丁山,便直奔交往15年的“忘年之交”顧景舟的家。顧景舟只看了一眼便斷定:真的。正當唐國新暗自慶幸,邵大亨的紫砂壺早成鳳毛麟角,自己竟得了一件真跡時,顧景舟笑言:“我來配個蓋吧!”紫砂界流傳一句話: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因為天然紫砂礦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方解石、橄欖石、赤鐵礦和長石,它的包裹物是膠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