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棋盤大小的演變
圍棋又被稱為方圓、黑白、烏鷺、楸桴、星陣等。黑白、烏鷺是以棋子的顏色代指圍棋,楸枰是棋盤,星陣則指一顆顆棋子布于棋盤上,猶如星星在周天排列陣勢,所謂星羅棋布是也。
方圓指棋盤棋子,“圍奩像天,方局法地”,天圓地方,演生出無窮變化。棋盤、棋子所組成的弈具,代表了圍棋文化的物質(zhì)方面,但可包含著精神的內(nèi)涵,折射出弈者的興趣愛好、精神追求及時代的審美風(fēng)尚。本文專說棋盤。圍棋入門。
先說棋盤的“形”。漢代班固說:“局必方正”,說明古代圍棋盤的標(biāo)準(zhǔn)樣式是正方形的。那么這正方形的棋盤首先是用來干什么的,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如果說“弈”源于“易”,圍棋入門,在原始的符號記事時代,人們劃地為盤,折枝為子,以此推卦演易,那么“萬物之?dāng)?shù),從一而起”(《棋經(jīng)十三篇》),一生二,二生三,“三”為一爻,由此可推演萬物之變化,三道盤便是棋盤的基本道數(shù)。“易”與“弈”的關(guān)系,將另撰文論及;這里暫且放下。
單說以棋盤爭勝負(fù)。棋子的生存條件是氣.縱橫三格,正好中間留一“氣”。
即所謂有了一個“跟位’?。五格成兩眼,在五道盤上,無爭執(zhí)的話,雙方均可安然活出一塊棋。但一方先行,往正中心位置一站,正好雄居各方均為“三三”的位子。另一方再下子,絕無生路。七道盤,正中心位置為“四四”,即現(xiàn)在所謂的星位。
如先行一方占“四四”,另一方可從任一角潛入“三三”,所以行棋雙方一般都會各占兩個“三三”,先自固再求發(fā)展。所以,理論上,圍棋盤用來爭勝負(fù),少應(yīng)為七道。
但七路盤變化太少,缺少爭棋的趣味性。而九路盤變化大為增加,先行一方雖絕對有利,但后手方并非毫無機(jī)會。
前幾手占三三還是其它位置,也有了選擇余地。即使實行對角三三的座子制,也并非不可下。
直到現(xiàn)在,初學(xué)圍棋者,還往往從九路盤開始學(xué)起,職業(yè)棋手間,還舉辦過帶有實驗性質(zhì)的九路盤比賽,殺得難解難分。雖無文字和實物佐證,在圍棋的演變過程中,流行過九路盤,應(yīng)是大有可能的。圍棋入門
中國古的圍棋盤大致可以從原始氏族社會的一些彩陶藝術(shù)圖案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