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草求真》
肉蓯蓉,諸書既言峻補精血,又言力能興陽助火,是明因其氣溫,力專滋陰,得此陽隨陰附,而陽自見興耳。惟其力能滋補,故凡癥瘕積塊,得此而堅即消。
惟其滋補而陽得助,故凡遺精莖痛,寒熱時作,亦得因是而除。若謂火衰至極,用此甘潤之品,同于桂、附,力能補陽,其失遠矣。
況此既言補陰,而補陰又以蓯蓉為名,是明因其功力不驟,氣專潤燥,是亦宜于便閉,而不宜于胃虛之人也。謂之滋陰則可,謂之補火正未必然。
11.《本草正義》
肉蓯蓉,《本經(jīng)》主治,皆以藏陰言之,主勞傷補中,養(yǎng)五臟,強陰,皆補陰之功也。莖中寒熱痛,則腎臟虛寒之病,蓯蓉厚重下降,直入腎家,溫而能潤,無燥烈之害,能溫養(yǎng)精血而通陽氣,故曰益精氣。
主癥瘕者,咸能軟堅,而入血分,且補益陰精,溫養(yǎng)陽氣,斯氣血流利而否塞通矣。《別錄》除膀胱邪氣,亦溫養(yǎng)而水府寒邪自除。
腰者腎之府,腎虛則腰痛,蓯蓉益腎,是以治之。利,今木皆作痢,是積滯不快之滯下,非泄瀉之自利,蓯蓉滑腸,痢為積滯,宜疏通而不宜固澀,滑以去其著,又能養(yǎng)五臟而不專于攻逐,則為久痢之中氣己虛,而積滯未盡者宜之,非通治暑濕熱滯之痢疾也。
蓯蓉為極潤之品,市肆皆以鹽漬,乃能久藏,古書皆稱其微溫,而今則為咸味久漬,溫性已化除凈絕,縱使漂洗極淡,而本性亦將消滅無余,故古人所稱補陰興陽種種功效,俱極薄弱,蓋已習與俱化,不復可以本來之質一例論矣。
但咸味能下降,滑能通腸,以主大便不爽,頗得捷效,且性本溫潤,益陰通陽,故通腑而不傷津液,尤其獨步耳。
自宋以來,皆以蓯蓉主遺泄帶下,甚且以主血崩溺血,蓋以補陰助陽,謂為有收攝固陰之效。
要知滑利之品,通導有余,奚能固澀,《本經(jīng)》除陰中寒熱痛,正以補陰通陽,通則不痛耳。乃后人引申其義,誤認大補,反欲以通利治滑脫,謬矣。
12.《本草綱目》
此物補而不峻,故有從容字號。凡使先須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去沙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絲草樣。有此能隔人心前氣不散,令人上氣也。以甄蒸之,從午至酉取出,又用酥炙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