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
板栗燒野雞的做法
主料
凈野雞肉500克、板栗250克、肥膘肉100克。
配料
水發(fā)香菇50克、冬筍30克、蔥姜各適量。
調(diào)料
醬油10毫升、花生油100克、鹽3克、紹興黃酒30毫升、白糖10克、雞精0.3克、香油10克、水淀粉、雞湯各適量。
做法
1、將野雞肉洗凈,切成5厘米大小的塊,用沸水滾過,去凈血沫。
2、肥膘肉切成魚鰓片,板栗剞十字刀,入鍋煮熟,取出剝殼去衣,用油略炸一下備用。
3、冬筍切成滾刀塊,香菇去蒂一切為二備用。
4、起鍋至旺火上,放入少許花生油,待油熱下入蔥姜略煸,出香味後放入雞塊、紹興黃酒煸炒,再加入醬油、鹽、糖、雞精、雞湯大火燒開,轉(zhuǎn)文火,燜至五六成熟時,放入板栗、香菇、冬筍同燒,燒至酥爛,揀去蔥姜、肥膘肉,晃勺收汁,待汁稠時,將雞塊盛在盤中,鍋內(nèi)余汁加點水淀粉,淋上香油澆在雞塊上即成。
栗子的食療功效
作為食品目前在中國流行的使用方法是糖炒栗子,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將變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熱均勻,二是使栗子中的糖份不容易損失。
炒出的栗子甜香適口。北京小吃中有栗子面的小窩頭,據(jù)說是從皇宮中流傳出的作法,當年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
栗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用。《本草綱目》 :“栗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jīng)。”
“唐代孫思邈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本草綱目》中指出:“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
“有人內(nèi)寒,暴瀉如注,食煨栗二三十枚頓愈。”蘇東坡的弟弟蘇子由曾寫詩稱頌栗子的食療功效,“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舊傳方??蛠頌檎f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
吃食板栗可以益氣血、養(yǎng)胃、補腎、健肝脾;生食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
栗子所含高淀粉質(zhì)可提供高熱量,而鉀有助維持正常心跳規(guī)律,纖維素則能強化腸道,保持排泄系統(tǒng)正常運作。
由于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也可適量品嘗。但栗子生吃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所以,一次不宜多食。
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里吃,而不是飯后大量吃,以免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于保持體重。新鮮栗子容易發(fā)霉變質(zhì),吃了發(fā)霉的栗子會引起中毒,所以,變質(zhì)的栗子不能吃。
中醫(yī)學認為,栗性甘溫,無毒,有健脾補肝,身壯骨的醫(yī)療作用。經(jīng)常生食可治腰腿無力,果殼和樹皮有收斂作用;鮮葉外用可治皮膚炎癥;花能治療瘰瘍和腹瀉,根治疝氣。
民間驗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腎虧,小便弱頻;生栗搗爛如泥,敷于患處,可治跌打損傷,筋骨腫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膿毒的作用。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稱。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zhì)疏松等疾病。
同時常吃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中醫(yī)認為栗子能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
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故又稱為“腎之果”,特別是老年腎虛、大便溏瀉更為適宜,經(jīng)常食用有強身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