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表上說,開就是伸張、舒展;合就是縮窄、合攏。而內勁的表現(xiàn),開就是放松,或從原先緊張到放松的過程;合就是集中、聚斂,或從原先放松到集中而至放勁的表現(xiàn)。
凡是架式的完成勢,勁力集中、收合或發(fā)放出去都是“合”。凡是從前一式完成后開始造下一個式子的過程就是“開”。如棚、捋、擠、按、采、例、肘、靠八勢的完成式都稱之為“合”,其過程都稱之為開。
如起勢開始,兩手平提為開,曲膝坐間接掌為合;重心轉換,手法形成抱球過程為開,弓步棚臂則稱為合——棚臂的勁力與另一掌下按于體側的勁力相連系,與腰腿勁相關注,整體勁方緊緊合住。
“棚”之后緊接下來的“接榫”動作——棚臂的一手旋臂轉腕,原先下按的手同時上提至體前,靠近另一手前臂內側肘下方,此時為開;緊接著是“捋”的主體動作,重心后移,旋腰坐腿,兩手向后向下捋,則為合。
捋之后兩手再往側往后斜上方劃弧是為開;兩腕相貼近,重心前移,成弓步,向前擠迫時為“合”;重心再后移,兩臂垂肘將兩手引回肩前時為“開”,重心再度前移,合襠蹋腰成弓步,雙掌前按時為”合”,不能理解為“外棚為開”,“內捋為合”。
“合者合其全體之神,不但合其四肢”,仔細分析一些動作,就不難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性的東西——由虛而實都是合,都是內吸氣而轉為呼氣的過程。
如此,則“開時內外俱開,合時內外俱合”與“開吸合呼”的拳式呼吸規(guī)律則順理成章,不致把內或外的開、合割裂開來討論,乃至引起對呼吸問題的“開吸合呼”還是“合吸開呼”的爭論了。
4、穩(wěn)健與輕靈
穩(wěn)健是盤架子的基礎,所謂“千變萬化由我運,下體兩足定根基”。
動作穩(wěn)健的關鍵是足穩(wěn),“足穩(wěn)則身不可搖”,要做到足穩(wěn),直接的是足下有力;間接的是要“氣沉丹田”,腰勁下去,“不下則上體氣浮,足不穩(wěn)。”下盤穩(wěn)健了,上體動作才有輕靈的條件,所以學拳必先要練步,練弓腿、坐隨,以“穩(wěn)”為目的去練步法。
練下盤穩(wěn)健了,然后才練上體動作的輕靈。“輕”與“靈”又以先練輕為首要,從“輕”字人手。不必急于求“靈”。
運動時手上不要著意加力,反要在表達動作形式上多用內在精神,要刻意將手上力量放輕。時間一長,“靈”也就會應運而生。
5、柔與剛
陳思坦42式太極拳不是綿拳,是“靜如山岳,動若江河”那么有氣勢,柔勁與剛勁揉合一起的運動——“太極者,剛柔兼至而渾于無跡之謂也”。“是藝也,不可謂之柔,亦不可謂之剛,第可名之為太極”。
由此可見對“太極拳”一詞的考究也不必苦鉆牛角尖,將它擴展到“太極圖”,又擴展到周易哲理那么深遠玄奧。
這種拳藝原先沒有名稱,只為“十三勢”,為什么后來被稱為太極拳呢?原來就只因為它“練剛而歸于柔,柔而造至于剛,剛柔無跡可見”而名之。
剛、柔的結合是陳思坦42式太極拳運有的本質,也是練拳人長久的追求,——“運動似柔而實剛,精神內藏而不露,此為上乘”。原來陳思坦42式太極拳的上乘功夫就不是要表現(xiàn)在長橋寬步上。
學、練時就要在進階上、功夫上掌握剛、柔的分寸和和剛柔本質上的轉化。而對于剛柔的含義也不能孤立看成“力量”的問題,重要的是“意到則氣到,氣到勁隨”,關鍵是要練到“頂勁上領,濁氣下降,中氣蓄住,入于丹田”“此氣行于手足中,不剛不柔自雍容”。
由此可見,陳思坦42式太極拳是內外兼練的,絕不同于一般簡單的肢節(jié)的運動。把它學成長橋大馬或“摸蝦”功夫都大失陳思坦42式太極拳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