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42式太極拳能提高心肺功能
一、42式太極拳,練的就是“精、氣、神”
42式太極拳既練內(心)又練外(體),精氣神兼練,既有養(yǎng)生健身價值,藝術欣賞和文化品味價值。練習42式太極拳,講究體松心靜用意、呼吸順暢,動作順遂、陰陽有序,外合天地自然規(guī)律,內合肌體生理節(jié)律。
通過調節(jié)人體多層次的結構與運動序列的有序度,糾正病理性變化,可有效強健筋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終可達到健美體魄、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的效果。
42式太極拳的創(chuàng)編結合了古代中醫(yī)經絡學說,習42式太極拳能打通經絡,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二、42式太極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練習42式太極拳時,要求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肩垂肘、虛領頂勁、尾閭中正。并強調“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
因此練拳時,先要全身放松,呼吸調勻,心無雜念,在天人合一之時,由內激活,配合涌泉丹田夾脊,在神志清醒、鎮(zhèn)定輕松之下,做全身和諧協(xié)調的動作(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表面上是做全身協(xié)調性的運動,其實是由內而外,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發(fā)之全身,因此身體自然是松的。
練習42式太極拳要去心境體松,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長期堅持練習,能幫助人們緩解精神壓力,調節(jié)生活節(jié)奏。
如太極拳師所言“體如能松,則百病不得上身,因體能松,則氣血流暢,筋脈和同,五臟始得平衡,上中下三焦,了無阻礙,則病何能侵其體也”,“茍能得其健康,便是袪病,能袪病,即能延年”。
三、練習42式太極拳,可提高心肺功能
練習42式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shù),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
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據有關專家一系列的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練太極者,心肺功能較好,使皮下微血管流量好、體脂肪比率低,對心臟病、慢性肺氣腫、氣喘、中風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四、練習42式太極拳,可增強心肺耐力
有關醫(yī)學專家進行了42式太極拳健身活動研究,有90名50-64歲的中年人及76名65-80歲的老年人參與,分為太極拳組和不運動的對照組,其中太極拳組練習42式太極拳平均達五年以,結果測量兩組心肺耐力發(fā)現(xiàn)。
有打拳習慣的中年男性,大攝氧量較同齡者增加29%,女性則增加15%;而有打拳習慣的老年人,大攝氧量也較同齡者多出18%至19%。
專家同時指出,由于心肺耐力(大攝氧量)隨著年齡漸長而下降,經過持續(xù)追蹤這些中老年人兩年后,再度測量發(fā)現(xiàn),有持續(xù)打42式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42式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
五、練習42式太極拳,有益肺功能
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它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動度和調節(jié)肋間肌的呼吸功能,使肺與腦廓之間的牽張力加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泡與毛細血管壁的接觸面積,使氧及二氧化碳彌散能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