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現在很多人都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那么你知道怎樣才能夠讓自己的練習更加好呢,今天系哦啊便就帶你來了解一下太極拳的練習方法吧,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現在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怎樣練習太極拳效果更好吧。
想要學好太極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勤,那么究竟應該如何做到勤呢?下面就讓我們結合太極拳教程一起來學習一下,以便練習者能夠更好的去掌握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的基本功是苦悶無聊的,但卻是練好太極拳萬千動作之根本,特別是在剛開始練的時候,因為肌肉反應比較激烈,有時候會出現站也站不穩(wěn),睡覺也不香,這是正常現象,不需要擔心,堅持練下去肯定會勝利的。同時,必須無條件克服一切困難,認認真真的把基本功練扎實,否則,就算您練上10年或者更長時間,充其量只能夠算是打太極操,根本談不上打太極拳!
練的方法首先是慢字當頭,快是沒有效果的,當然,越慢越辛苦。太極拳講的是練質量,練下盤功夫,練內功,而不是練速度,練花拳繡腿。打拳的過程,盡可能做到落腳無聲,所有的動作必須是連貫的,但是慢和連貫是不矛盾的,這方面慢慢用心領會和揣摩就可以做到,不能夠有中間停頓的任何環(huán)節(jié),動作之間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綿綿不絕,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而且動作的速度從頭到尾保持一致,不能夠時快時慢。所以,在練的時候,一方面環(huán)境盡可能安靜,盡可能的做到心無雜念。另外一方面,在打一個動作的時候,思想上就已經知道下一個是什么動作,怎么樣打,如何柔性銜接和轉換。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所有動作更不能夠生硬,必須充分體現出圓活的特點,而身體的軀干諸如腿、腰、背、頭,要從頭到尾保持筆直,所謂頂天立地。
呼和吸很關鍵,必須盡可能的做到隨著動作的變化,協(xié)調好深呼和深吸的關系,這里的呼和吸,根本不需要什么特別的方法,自然的呼自然的吸就可以,因為自然就是太極拳的本性,練好了呼和吸,這種感覺和中華氣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氣沉丹田之感。眼睛是全部動作的靈魂和總指揮,手到哪里眼睛就到哪里,手先到眼睛后隨,這個要求是貫穿始終的。全部的動作必須盡可能的放開和舒展,這就是所謂的大架,做到收合自如。
對于太極拳的學習,應該求精而不是求多。很多人雖然學會了很多的太極拳套路,但恐怕連一套太極拳都沒有能夠真正的去掌握。太極拳的拳理,要領很多,而且需要練習者長期研究才能掌握。精研一套太極拳,你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太極拳。
都說太極拳的學習,要認真的掌握要領,其實這就是對于太極拳形的要求。對于太極拳的形,也就是太極拳的招式動作究竟應該如何去掌握,下面就以幾個太極拳招式為例,簡單的來了解一下,以幫助練習者的學習過程。
一、起式
不論從并步開始或以小開步開始都應頭正肩平、眼平視,這樣做就是太極拳論中所要求的虛領頂勁、松肩等基本要領。如以小開步為例,應是屈膝下蹲兩手起,腳蹬頭頂手變按。在過程中體會身形對拉,并具有脊背緊、前胸松之感覺,兩手的起落是由背后兩條大筋的一松一緊來完成,這就是太極拳論中所要求的有上就有下,有緊就有松的陰陽變化的具體練法。并通過深呼吸使橫隔加大活動幅度,起到了肉我按摩內臟的作用,使內臟得到鍛煉,這便是內外雙修的具體表現,對胃、腸消化不良有輔助治療作用。
二、摟膝拗步
以左摟膝拗步為例,先說左手,左手摟膝手不動,全靠轉腰來完成。這就是拳論講的腰玩四肢、不是單純的手臂運動。再說推掌之手,出手先指探,坐腕豎指拉膀尖,肘節(jié)拉展筋放長,骨縫拽開彈勁生,休會伸展之臂上的肌肉變化,膀尖上的肌肉緊而下面的肌肉松。這就是有松有緊生太極,全身上下分陰陽,一處之中又分陰陽,練到精妙處,一點之中均分陰陽。并對肩肘炎有輔助治療作用。
太極拳論上講柔,柔是指什么
不是無力,而是指全身筋的伸縮性和骨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如筋能放長,關節(jié)活動自如,就是拳論上講的柔和松。柔的另一種是在推手中體現。柔是指筋的放長,松是指關節(jié)的活動量。再談邁步,邁步要做到屈膝下蹲身要正,胯托胯送腿輕靈,腳蹬松胸成弓步,兩腳不在一條線,錯步分開與肩寬,前膝上頂后蹬直,踏住后胯身略傾,肩平腋空肘墜撐。這樣做就能做到轉換輕靈,邁步如貓行,勁起于腳跟,形于手指,動如流水,靜如山岳等太極拳要領,這樣做就能體會到摟膝不摟腰轉動,胯抽胯送下肢靈,手開手合靠胸帶,胸松氣沉到丹田之感覺。這就是拳論講的以腰為軸,氣沉丹田。
三、白鶴亮翅
先說虛步,虛步的做法是上身正直頭虛領,臀坐腳跟胯前送。虛腳是腳尖輕點,膝有上頂之意,腳尖與后腳跟前后橫向寬度約一拳,后腳外擺45度,虛腳腳尖正前方,這時體會實腳更加吃力,虛腳更加輕靈。這就是拳論中的腿要分虛實。再說上身,肩肘相對不聳肩,兩肩要平不拖肩,兩手對拉肘外撐,肘尖下墜不能丟,命門后鼓肩要開,頭勁虛頂眼遠視,不能瞪目氣要沉,做到肩平、胯平、右肘與左膝要合住,左肘要與右膝合住,右肩與右胯上下對齊并與左胯相合,左肩與左胯上下對齊并與右胯相合,與臀部下沉脊柱上拔形成對拉,能體會到下沉上領脊柱長,這樣做能提高腰的靈活性、脊背的彈性,同時對腰間盤突出有輔助治療作用。這就是拳論中的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即外三合的要求。能做好外三合,內三合就自然而合。
四、屈曲有余和用意不用力
練習太極拳須有理論指導,但是理論不能只用在字面上。
正理解理論,首先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不能自己按字典中的意思來理解,太極拳是一種專項的藝術,有它的獨到之處,同樣的字在太極拳中的意思與別的用處意思不一樣。如屈曲有余一句,使很多愛好者在練習時弓步腿不敢伸直,臂不敢伸展,認為屈曲有余就是不伸展,伸展了就違背了太極拳論上的屈曲有余,就不對了,這樣理解是錯誤的。屈曲有余說的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對敵的一種攻防戰(zhàn)術,是要求每一次進攻都要安排好自己,不是指練架子的外形。如果說太極拳有不伸展之處,這是練習中的形式,這是一種曲中求直的練法。如傳統(tǒng)太極拳大架(現在稱為楊式)要求舒展大方,以大開大合為主。以單鞭為例,是拉展肘窩,松開膀尖,坐住手腕,是以兩點拉長筋。太極拳小架(現在稱為武式)是以肘尖沉頂,膀尖松展,手腕鼓起,腋下空出,形成以肘為支點,腕拉膀拽來完成拉長筋骨,都是以拔骨拽筋來完成太極拳健身和技擊作用,這就是大改小用不了,小改大光害怕,屈曲有余就在此用。再說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就是用心去做,用心去練,練習時要勤想、勤看、勤鉆、勤問。不用力是指不傻練、盲練和沒有目的的練習。
太極拳是理論實踐都要抓的一門運動,不僅要通過理論的學習更好的掌握動作,還要能夠通過動作的學習更好的掌握理論。忽視其中任何一個方面,你都很難真正的理解太極拳,更不要說掌握太極拳,提高太極拳水平了。
上面就是給大家介紹的一些練習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平時的時候多注意練習一下,那么不需要多久就可以體會到練習太極拳給你帶來的好處與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