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具體運動的內容有很多除了自身的拳架外,還有基本功推手的練習,當然想要練好太極拳就必須掌握它的基礎內容,無論練什么都是從打基礎開始的,太極拳相對來說多了一項基本功那就是推手。
推手它既是一個技擊的比賽項目,也是一種健身運動。
一、推手運動
推手運動與打太極拳一樣,不受年齡、性別、體質、季節(jié)、服裝、器械等條件的限制。推手運動除了具備太極拳所有的強身、防病、延年和醫(yī)療價值以外,還能有效地檢驗走架姿勢和動作方法的正確性,其運動程度一般比走架要大。由于走架是獨自一人練習,而推手是對抗性的運動,所以它不但饒有隨機應變地運用技擊方法的情趣,而且若能堅持練習推手,對于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和堅毅的精神,增強耐久、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以及提高應變和自衛(wèi)能力,都會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開展太極拳推手運動,還能增進友誼,在相互幫助和切磋中共同提高拳藝水平,并能活躍職工的文娛生活。所以,這無疑是一項值得提倡的民族體育項目。
二、太極拳中推手與走架關系
由于走架是個體運動,因此當走架違反要領或動作姿勢不正確時,往往不易為本人所察覺,必須請老師、同學和拳友指點,才有可能得到糾正。
推手是兩個人的對抗運動不是單方面的運動,一定要遵守推手中的規(guī)律。
特別對太極拳理論和技擊意義的領會,如楊澄甫《太極拳說十要》的精義何在,太極拳走架的一手一式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何掌握好走架時勁路的剛柔虛實,如何克服偏剛和偏柔等現象,從技擊角度看打太極拳時的眼法應如何處理等等,諸如此類問題,如只練走架或只從書本上獲得一點本本知識,則終究是理解不深的,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誤解。通過推手結合走架實踐,就較易理解,能較快糾正差誤,得其要領。不僅如此,而且在推手技藝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對于古今太極拳專著中有關論說的正誤,也會具有相當的鑒別能力。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古人也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拳法歷來強調“心傳口授”,這雖與古今拳家的文化程度有關,但主要也還是重視實踐的一種反映。
盡管推手運動能夠有效地檢驗走架姿勢的正確性,但有的人發(fā)覺自己的毛病以后,卻缺乏足夠的毅力去糾正。因為姿勢一經定型后,要糾正非狠下工夫不可,這正是俗話說的“習慣成自然”的緣故。但只要有自覺性、肯努力,還是不難糾正的。
三、走架與推手兩者的關系如何
太極拳走架(即套路練習)與推手練習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我們知道,長拳類基本功的內容很是豐富,并有很多對練套路。相對地說,太極拳基本功和對練套路都要少得多。但在實際上,太極拳推手練習既可補基本功的不足,也可當作對練套路來看待。而前人對于太極拳走架與推手的關系,一般認為:走架是“體”、是基礎,而推手是“用”、是應用。雖然兩者都體現著太極拳的技擊意義,但前者是經過提煉升華的,走架不僅限于個人練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受到套路格局的限制;推手則是對抗性的運動,它雖然難以全面發(fā)揮太極拳所包含的全部技擊內容,但它畢竟具備了因敵變化的實際內容。如果只會走架不會推手,那要把太極拳這一古老的搏斗技藝當作自衛(wèi)防身的一種手段,就變成了一句空話;相反地,如果只學推手,不練走架,那就像高樓大廈沒有基礎一樣,房子肯定是不牢固的。
從上面不難看出,太極拳的推手與走架是基礎與應用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