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太極拳中的意是多么的重要,它是引導著自己的的動作去向。意念是太極拳者經(jīng)常練習的。對于意也有著自己的特點,那么它也是在不斷的運行,在我們自己的身體中??梢娨馐嵌嗝吹闹匾?。
不管對于太極拳中任何招式來說,都是需要不斷的琢磨體會加上實踐才能真正的明白。
太極拳中所用的意,它的運行立體路線亦是走的太極圖,很像一個鋼球或棒球上的接合縫。同時,太極拳的一動就有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當中又要分清虛實,所以“意”一動也就要成一圓圈,而這圈是根據(jù)王宗岳說: “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的這句話,通過實踐則形成了太極拳所獨有的特點?,F(xiàn)以俯視圖說明如下:圓中s形掉頭,即所謂折迭處,圓周上小圈即轉換處。實際上轉換小圈的數(shù)目并不一定。
所謂意的路線就是波頭的路線,由俯視圖所見。在每一瞬間,波頭對上或下,左或右,前或后的三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動力。這種推動力,接著便傳遞到相應的氣脈中去,從而使這個氣脈也反映了和這種路線相仿的虛實變化。這些虛實變化又通過無數(shù)脈絡,后在骨肉上反映出來。由于意的靈活具有無窮的可能性,而且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得過,所以實際上已不需要,你也不能再在虛實變化的策動力方面加以任何改進了。不過若是再提高一步的話,那就是干脆連意的策動也一并取消。這又是怎么說呢?老子說,“復歸于自然”,便是這個境界。
總體的來說,對于太極拳的虛實的練習,其實也就是重心轉移的問題。
中級階段的虛實開始和氣結合起來了,也就是變成了中氣轉移的問題;到高級階段,在重心和氣方面,幾乎都可以保持平衡了,只是在心意和勁頭方面來分虛實。后,不分虛實而自有虛實,方為高。至于人的心意比電磁反應當然還可能靈活到無數(shù)倍,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人工的調整裝置能夠趕得上。問題只是在于如何把被調整的氣和骨肉逐步跟上去。
左起右落的躋維變化
一個螺絲釘朝右轉便降下去,朝左轉便升起來,這就是左起右落。螺絲釘為什么要做成這個樣子呢?因為一般人做事都用右手,而右手這樣轉時,便覺順遂得力。這又是什么道理呢?很多人會以為這不過是習慣,假如從小左手用慣了,還不是一樣嗎?實際上,也確有少數(shù)人從小就用左手拿筷子的、甚至還有用左腳踢球的呢。其實這不完全是屬于習慣,這主要是人身內的中氣向左或向右旋轉時,有著不同的效果所致。男的右轉時為開為蓄、左轉時為合為發(fā),女人則反之。使用左手左腳到底還是少數(shù)。這種規(guī)律,每個人都可簡單地試驗來證明,除了轉螺絲之外,也可以用左手或右手,反復地抽回來打出去,就可以明白哪只手比較得勁了。這就是中氣轉動方向,對于用勁的性質有著絕對的決定作用,也就是左右對起落有個絕對的關系,而不是相對關系。但是一般人也許還感覺不到中氣的活動,也就一時難以理解。從中國古代有關醫(yī)療或氣功的書籍中,便可見到“男左女右”“男則左轉、女則右旋”等等的說法。這個規(guī)律雖然早被發(fā)現(xiàn),且又記載得如此明確,但由于只有極少數(shù)人留意到它,而且,也只有更少數(shù)的人能夠從自己的身上求得證實,所以它幾乎一直是默默無聞的。如要教人承認這個規(guī)律,好請他自己練功夫,練到某個程度,自然就心領神會,而不需任何解釋了。正因為一般人都易于把左右的活動看成是完全相對的,所以這個規(guī)律在練功夫方面就顯得特別重要,必須把其搞清楚。
中氣在丹田內做向左或向右的旋轉時,它為什么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來呢?這就是由于主宰一身左右之陰陽硚脈的作用。硚脈之所以稱為躋脈,因為它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例如中氣向前轉,會對前面的任脈起推動作用;中氣向后轉,對后面的督脈起作用。但對硚脈來說,情況就不同了。對男人來說,中氣向右轉時,并不是對右邊的陰陽躋脈都有推動力,而是根據(jù)中氣本身左起右落的自然規(guī)律,以及硚脈陰升陽降的特點,只對其中的陽硚有所推動;而且還不是只對右邊的陽躋有推動力,對左邊的陽硚也有推動力。同樣,中氣向左轉時,不僅對左邊陰躋有所推動,同時對右邊的陰躋也有推動力(以上情況只在練拳到高級階段時才能自覺地完全如此;在初步時,中氣在丹田內還不能有意識地進行轉動,即使有點作用,也只和一般人一樣是屬于自發(fā)性的;在中層開始時,中氣只是晃動,一邊實,一邊空虛,即有一邊空虛,也就談不到任何作用了)。對陽硚的推動效果,就使得手足陽脈變實,陰脈變虛,而成為開或蓄的過程;對陰脈的推動就使得陰脈變實,陽脈變虛,而成為合或發(fā)的過程。練拳的同時,當然還有任督二脈開合的作用。至于和躋脈近于并行的維脈的作用,在此可以稍微說明一下。維者,維持調和之意。例如練螺旋勁的松緊,在一個開或合的過程中,往往有兩三個轉換或波動。由于維脈天生有一種“阻尼”作用,在“氣壓”激增時,起一種節(jié)制作用,而在其衰退時,則起一種遲滯作用,這就使它可以拉平波動,而使用勁平衡起來,很像電氣回路中濾波器電容的作用。中氣雖然對維脈也有直接聯(lián)系,但是維脈還是作為躋脈的助手而進行工作的。氣的開合情況很像一個氣球,開時“支撐八面”如球的鼓起,對外有吸收的作用;合時“專主一方”如氣球之放氣,對外有沖擊的作用,這便是武術上“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原理。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需要的是配合利用左起右落的規(guī)律。
在這個規(guī)律的配合中,主要有一個問題,就是在架子的動作上所有的左右虛實,對于蓄發(fā)的關系往往不得不和這個規(guī)律相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練氣程度的限制,要有意識地利用這個規(guī)律,也必須等到后“丹田氣轉”的階段才行,而要充分發(fā)揮這個規(guī)律,則須等到躋脈打通循環(huán)以后才行。我們仍舊按練氣的三個程序來討論這個配合的問題。
第一步,“練精化氣”的階段。在氣的方面,所練的是任脈的上、下提放,這和丹田旋轉的距離不遠,還談不上由丹田發(fā)動硚脈的問題。在虛實方面,這時主要是重心的轉移問題。重心轉移只能根據(jù)架子的需要,不能根據(jù)“左右起落”的規(guī)律,若是一定要根據(jù)“左起右落”的規(guī)律來練,有時就不能利用重心的轉移來變化虛實了。
第二步,“練氣化神”的階段。在氣的方面,所練的是任督脈的循環(huán)和丹田的晃動。其中丹田的左右晃動對硚脈是會有較大推動作用的,但這種作用只能為打通硚、維脈打下基礎,還不能使硚脈發(fā)揮正常的作用。比如中氣右晃時,其效果和右轉而開是顯然不同的。右晃時,右實左空,右邊的陰陽硚脈便會全都充實起來,而左邊全都成為虛空,這顯然就不能達到開的效果。在虛實方面,主要就要靠這種氣的晃動來分,其對“左起右落”的規(guī)律所造成的矛盾,也和第一階段相似。假如一邊全實,一邊全空,并且是百分之百的晃動性質,那么在左右轉變時,可以說是毫無開合作用的。實際上當不至此。在第二步向第三步過渡時,丹田氣便能轉了,這就開始要打通硚脈的循環(huán),發(fā)揮出它的“陰上陽下”的特點,以便主要依靠躋脈,進行以氣運身,可逐步地由開合造成左右、前后的活動,而不再是由左右、前后的活動來造成開合。從而,也就可在虛實變化中保證不偏不倚了。
第三步,“練神還虛”的階段。在氣的方面,各路氣脈,包括硚脈在內,都逐步走成循環(huán),丹田氣也能逐步轉成了立體的太極圖路線。在這個階段里,丹田氣向右、向下、向后轉時,對于也向下走的陽躋脈有助長作用。同時,向后面轉時,雖然有向下的趨勢,但因尾間不通,加以吸提的作用,反而向上時督脈起推動作用,于是全身就造成了開。丹田氣向左、向上、向前轉時,對于邊向上走的陽躋有助長作用,同時向前面轉時,雖有向上的趨勢,但因手足發(fā)勁,氣都上走陰躋,加以呼吸的作用,故任脈氣仍降至丹田,全身就造成了合。此外,丹田氣本身也有個“右開左合”的特性,便也成為推動督脈而吸引任脈的主要原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