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練太極拳的人很多,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投身到其中來了。那么,作為初學者,應注意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太極拳的形、氣、力,這三個字對于太極學入門有著重要的意義。
練習太極拳,不可操之過急,要講究方法,只有長期堅持下去才會有所成效,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何為形、氣、力。
初練太極拳動作緩慢,這是它的形,不是它的法.太極拳法是剛柔相濟,牢而有根.外形雖然柔和卻堅韌有勁, 不是輕飄無根,如萍浮水面.用太極拳御敵,只有緩慢的形而無剛捷的法,那就是一種挨打的玩藝.所以對太極拳的形,法,功,等含義,學者如能分辨清楚,才算進入了太極拳的門徑.
開始練習太極拳應從腰腿基本功和太極樁功學起,有一定基礎的再學太極之型,把軟綿綿的毫不著力的太極拳十三勢外形練好,練準確,要想練出真功夫,還必須追求太極之法。
眾所周知太極拳以“四兩撥千斤”出名,初學者須知“四兩”之力也是通過練習基本功而來,四兩與千斤是相對的,只有扎實的基礎和靈活的運用武功才能有成效。
學好太極拳之形以后,再經過練習摸勁,就會覺得自己雙臂沉重,有點勁兒,但是這股勁只是身體強健的 表現(xiàn),還不足以應敵。如遇臂力強大的對手,要想化解對方的攻勢還不可能,更別說打倒對方。這就需要 進一步追求太極之法,研究其應用技術,增加自己的勁力。這時的練法要一改以前的柔綿緩慢的練法,應練習太極拳快架和炮錘,由柔變剛,以悟太極拳所寓剛柔之法。
前輩名家楊班侯先生在練習太極拳快架四隅錘時,四錘聽起來是一個聲音,使人目不暇顧{椐(永年縣志)記載}。前人練習的方法是將太極拳的拳 式拆開來練習,一式練好,再練一式,能柔能剛,可疾可慢,知道用法變化,直到把太極拳全部拳式練完,式式有勁,式式能用,然后再練散手對打,推手,大捋,并由本門師傅親自喂勁,挨打吃苦,要費幾年時間才可收獲太極之法,才能夠剛柔相濟,實際運用。
如果說,太極拳練的是氣,并不是力,氣是從柔練出來的,所謂極柔軟然后極堅剛,這實在是片面之談。
太極拳柔中帶剛,寓意為柔肉中自有勁,并不能將以柔制剛的柔理解為弱或者無力。
須知,太極拳練氣,是后的功夫,所謂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精就是精力,也就是勁力,如無一股勁力做本錢,憑什么東西去化氣,化神呢?練氣和養(yǎng)氣二者不同,練氣必須先有氣為本錢,而后可練。養(yǎng)氣就不同,老弱的人,均可以養(yǎng),養(yǎng)氣就從無氣養(yǎng)蓄到有氣。學習太極之形,就是養(yǎng)氣,以作為練氣的本錢。單靠柔慢的太極之形,是養(yǎng)不出足以供鍛煉的氣,至多就是身體略強壯些,所以必須再求太極之法,以直接增力,間接增氣,氣和力本來就是分不開的,所以才叫氣力或力氣。
力是聚于筋肉之間,故稱體力,氣藏于血液之中,所以叫做血氣。因此氣和力是分不開的,如無氣,力難使得出,如無力則氣無憑籍,無力之氣是不可以攻擊強敵的。氣離不開力,力也離不開氣,有力的氣才可以使用,才夠做為練氣的本錢,氣和力結合叫做“勁”,是太極拳術中不可少的。《太極拳解》中講的“極柔軟,然后極堅剛”,學者不可誤解它的意思是以極柔軟的練法,就可達到極堅剛的地步。所以練習太極拳應該是剛柔相濟,這是合科學原理的。
練太極拳還需注意分清虛實
周身上下,四肢百骸,無處不有虛實之分,所以說練習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必須分清虛實。動作能分清虛實,即可靈活轉化,才能耐久不疲,張弛輕重勻運轉換,不致困頓。
練太極拳時不僅雙手要不虛實,雙足要不虛實,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也要上下相隨,在運動中分清虛實,左手實則左足虛,右手虛則右足實。一招一勢,虛虛實實,遍藏玄機。
虛,不是全無力量;實,也并非全部落實,占實。只是比重各有所偏罷了。初學者,動作可以大開大合,大虛大實,根據(jù)身體條件和年齡的變化、功夫的進步程度即可選擇練習中架或小架。比如二八分,轉為小虛小實,變?yōu)槿?、四六分等。小虛小實,由于動作幅度較小,虛實轉換更為靈活。
分清虛實,但不要過偏。所謂“偏”,是指人的重心的偏心距離超出兩腳內距離的中間三分之一的范圍。過偏不利于轉換,易遭襲擊,不易靈活應敵。分清虛實,不可過實,過實則遲滯;也不可過虛,過虛則浮飄,無著無落,根基不穩(wěn)。
分清虛實要注意隅手的補救辦法。與人交手,偏虛偏重出隅的情況經常發(fā)生,要注意運用隅手糾正自己的偏虛偏實劣勢,隨機應變克敵制勝。
分清虛實,演練者自己要盡量做到外形隱蔽,心中明了。“心要虛,心虛則四體皆虛,丹田與腰勁足底要實,三處一實則四體之虛皆實,此謂虛而實。”“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太極自然妙用,至結果之時,始悟其理之精妙”。“開合虛實,即為拳經”。分清虛實,深得虛實變化要領,悉心把玩,相信演練者從中會逐步理解太極真味。
太極拳是一靜一動的有機結合,個形靜時,內氣欲動;內氣靜時,外形又發(fā)。太極拳本身就是在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狀態(tài)中持續(xù)進行的。演練者必須細心體會,領悟出動中求靜之理,方可實施以靜制動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