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已經和大家講述了太極拳技擊中的力量要素,現在我在和大家講講當中的速度要素,速度在技擊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畢竟速度可以使我們出招令人出其不意,下面小編就來具體介紹,希望大家能有所學習。
速度
速度,與我們動作的敏捷性有關,所以我們一定要協(xié)調好自己的身體。
太極拳技擊對速度的要求與其他武術項目幾乎沒有區(qū)別,可以說太極拳的鍛煉是刻意求快的,技擊中只有動作神速才能出奇制勝。
為達到“疾迅誰能敵”的技擊目的。太極拳采取了獨特的鍛煉方式-----慢練。
慢練,是為了促使我們肢體的柔和舒展,借此來協(xié)調我們的身體。
因為只有慢練,才能用腦細心體會、分析、領會要領,強化心理意識,增強內功,也便于熟悉勁法徑路及其變化,后使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超乎尋常的應激反應速度。
速度,指人體的快速運動能力。也就是說在單位時間內,迅速完成某一動作或通過一定距離的能力。
它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即快速通過某段距離的能力,稱移位速度;人體快速反應能力,稱為反應速度;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稱為動作速度。
所以說,實現這三個方面的速度,對我們非常有用的。
太極拳技擊中對速度的要求突出體現在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上。其速度的快慢是取勝的關鍵因素。
反應速度,是指從出現刺激到作出應答反應之間的時間。
在技擊實戰(zhàn)中的表現形式為:根據對手情況變化而變化,迅速改變動作的方向、路線、速度、方法等。它要求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技擊中作出快速的反應。
反映速度的快慢與神經中樞的機能狀態(tài)和人體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密切相關。人的精神狀態(tài)好反應速度快。
人的感受器(視網膜、耳、皮膚等)越靈敏,接受信息就越快。在太極拳修煉中“虛領頂勁”是鍛煉神經中樞的機能。正如拳論所云“精神能提得起乃無遲滯之虞。”
太極拳練功中“松靜徐緩”,“耳聽身后”,“眼神兼顧左右”,太極推手中所采用的“聽勁”技術,都是敏感鍛煉的有效手段,太極拳高深境界所達到的“一語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高級境界,就是對太極拳敏感反應速度的好注釋。
動作速度與力量、協(xié)調、耐力、技術等因素有關。它除了和信息在反射弧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傳導速度快慢有關外,主要取決于神經系統(tǒng)對肌肉的指揮能力。
其指揮能力越強,引起肌肉收縮完成的動作速度越快,其中包括拳法、掌法、腿法進攻回收的速度,步法身法的移動、身法閃展騰挪等運動。
太極拳技擊中雖然主張以靜制動,后發(fā)制人,但制人的先決條件仍是速度。
拳論云:“彼不動,我不動,彼欲動,我先動”,“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先動”與“急應”是要因敵而變的,技擊中對手出拳如風,迅猛快捷,你不比對手更快又如何“后發(fā)先至”、又如何“急應”呢?
所以太極拳技擊不但要有先發(fā)制人的機智,更要具備后發(fā)制人的速度,要達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就必須意速神玄,有備在先,速戰(zhàn)速決而不失制勝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