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練習中,非常強調意與氣的作用,尤其在身法練習中,如果做到了意氣的相通,則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講實現意氣通,我們需要做到哪些要求,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大家的太極拳練習會有所進步的。
心靜和用意,對于太極拳的學習有著重大的意義。
拳論日:“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吳式的巧密柔化之功,陳式的纏抖剛發(fā)之力,楊式的圓滿舒放之長,孫式的開合活步之妙,皆是以意行氣,以氣運身,跟意、氣、神有著緊密的關系。
行拳走架要思想集中,頭腦清醒,排除雜念,以意識指導動作,意動形隨,按照套路規(guī)矩,徐徐而行。
運用好自己的意念,可以提高我們學習太極拳的效率。
動作的整個過程,那怕是再小的動作也是由意念引導著進行的。勢與勢之間轉換方向,變換步伐,上下銜接,看似勁斷,實則是勁不斷意亦不斷。
但是用意又不能過強,那樣會造成思想緊張,全身不能放松,上下不能相隨,節(jié)節(jié)不能貫通。意要在有無之間,將用意溶于無意之中,所謂“心機入妙,終歸于無心。”
另外還要做到用意不用力,如果用力則是拙力,會出現僵直呆滯,手腳不靈,動作失去柔勁和彈性,不利于增長內勁。
所以說,我們也需要掌握發(fā)勁的相關技巧。
練太極重意不重形,但必須先求形似,再求神似j先求舒展,再求緊湊,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無圈,要循規(guī)蹈矩,明規(guī)矩而守規(guī)矩。
一招一式要仔細揣磨,把每一式的動作方向與作用真正弄懂弄清楚,并且做到位。高難度動作要苦練基本功,經過千錘百煉努力做到,這樣才能達到形似。如何提高到神似呢?
首先要做到心靜體松,頭腦冷靜,自始至終以神領形,實中求虛,動中求靜,悠悠哉而緩緩行拳之,待藝臻上乘之時,即可脫規(guī)矩而合規(guī)矩。
行拳走架要自然呼吸,一般不強調動作配合呼吸。雖然太極拳呼吸有“起吸落呼,蓄吸發(fā)呼,開吸合呼”的講究,但是強求動作配合呼吸會造成”閉氣”的毛病,影響放松,制約功力,此乃行拳之大忌。
拳論云:“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就說明了這個道理。所以在行拳走架中,還是自然呼吸為好,但要做到細、勻、深、緩。
只有一些特殊動作,比如陳式一路的掩手肱捶、青龍出水、左蹬一根、右蹬一根;陳式二路的裹鞭炮、穿心肘、窩里炮等發(fā)力動作,就需要呼吸配合來完成。才能像放箭一樣,干脆、迅速、有力,不然勁力達不到。就打不出寸勁來。
所以,像這些動作應配合呼吸為好,其他均可以意領氣,自然呼吸,待行拳純熟時,呼吸自然會配合動作,使中氣貫足,重心下降,體外舒展無壓抑之處,體內順暢無憋悶之感,這才是意氣真正通了,才能達到“聚氣凝神,形神統一”的境界。
另外,行拳走架是練基本功,推手則是應用。拳架中包含著技法,可用于推手,推手又反過來檢驗走架的正確性。
二者相輔相成,具有異曲同工之效,可兼而練之。
總之,行拳走架中,做到身法意氣通,太極拳水平就能上一個新臺階。
但是“學拳容易改拳難”,長期形成的毛病是很難改正過來的,還望一些有這樣或那樣毛病的太極拳愛好者,別忘記“功夫不負苦心人’這句至理名言。
只要習練者下定決心,虛心向功深高手請教,刻苦用功,按正確的方法長期訓練,一招一式反復練習,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持之以衡,必然會脫胎換骨,練出上乘功夫。
后,我們用一位太極老前輩的一首詩,做為本文的結束語:“姿勢正確意集中,進退轉換虛實明。動作協調體放松,前后連貫上下應。速度均勻像抽絲,舉止輕靈似貓行。呼吸一任須自然,治療保健太極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