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我們經常會聽到“虛實分明”這個要領,但是,在實際練習中我們如何可以將兩者區(qū)分開,對于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難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如何將兩者區(qū)分開來,相信大家通過本文的介紹,會有所學習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兩者在太極拳中是分不開的,虛和實是互為前提而存在的。
在太極拳運動中,所謂虛,是比較輕松靈活的意思;所謂實,是比較沉著充實的意思。這是區(qū)分虛實的一般原則。實際上區(qū)分虛實的方法多種多樣,是個十分細致的問題。
一、以承擔體重的多少來區(qū)分兩腳和兩腿的虛實
承擔體重較多的腳和腿為實,承擔體重較少的腳和腿為虛。比如:“金剛搗雄”成勢,左腳承擔體重較多,為實;右腳承擔體重較少,為虛。“攬擦衣”成勢,右腿屈弓,承擔體重較多。為實;左腿蹬伸,承擔體重較少,為虛。這種區(qū)分方法比較簡單,為太極拳家普遍采用。
這種區(qū)分是簡單的,通常我們是可以察覺到的。
二、以著力的大小來區(qū)分虛實
著力較大者為實,著力較小者為虛。這是區(qū)分人體各相應部位(如兩手、兩肘、兩肩、兩足、兩膝、兩胯等)的虛實時常用的方法。
以兩手和兩臂而論,用以攻擊對方的手和胳膊著力常大,常實;作為輔助的另一只手和胳膊著力常小,常虛。
比如“單鞭式”,左掌向左擊出,著力較大,為實;右鉤手同時向右伸展,著力較小,為虛。“高探馬”式,如打左背折肘勁,左肘經胸前向左擊出,著力較大,為實;右肘經右肋向胸前上方運轉,著力較小,為虛。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將虛實區(qū)分好,菜可以進一步提高太極拳的學習。
三、以外形的開合來區(qū)分虛實
身肢伸展外開時為實,身肢收縮內合時為虛。這種方法,既適用于區(qū)分整個姿勢的虛實,也適用于區(qū)分手足四肢的虛實。
比如:“初收”式,身體和四肢皆收縮內合,為虛;“左右擦腳”式,除一腳踏地外,兩手和另一只腳皆伸展外開,為實。
四、以內氣的收放來區(qū)分虛實
內氣從丹田外發(fā)達于手足,則手足為實,內氣從手足內收,歸于丹田,則手足為虛。這是在練拳有了一定基礎,做到內氣鼓蕩之后,區(qū)分身軀和四肢的虛實時常用的方法。
比如“庇身捶”式末尾,右拳用逆纏出勁向右下方打“下演手捶”,內氣從丹田外發(fā),經右臂達于右捶,則右捶為實。接著,打“背折靠”式,內氣從右拳向內回收,勁注于右肩,則右肩為實,右捶又變?yōu)樘摗?/p>
又如“踢一腳”式,當左腿屈膝提起,內氣自左腳向丹田回收時,左腳為虛;及至左腿伸展,左腳前踢,內氣由丹田外發(fā),達于左腳尖時,則左腳變?yōu)閷崱?/p>
五、以意念的傾注與否來區(qū)分虛實
意念傾注于某部位,則該部位為實;意念不注于某部位,則該部位為虛。這種方法,廣泛適用于區(qū)分人體各個部位的虛實。
比如:“演手捶”式,意注右捶,則右捶為實,而左掌為虛。“左擦腳”式,意注左掌和左腳背,則左掌和左腳背為實,而與其相應的左手背和左腳掌則為虛。“踢一腳”式意注左腳尖,則左腳尖為實,而左腳跟為虛;“蹬一跟”式意注右腳跟,則右腳跟為實,而右腳尖為虛。
在研究太極拳的虛實問題時,有時著重區(qū)分兩腳的虛實,有時著重區(qū)分兩手的虛實,有時著重區(qū)分一手一腳的虛實,有時著重區(qū)分身體兩側的虛實,有時著重區(qū)分某一具體部位的虛實。
往往由于所指范圍的不同和區(qū)分方法的差別,在同一拳式中,身體的同一部位,既可稱之為虛,又可稱之為實。比如:“單鞭”式,兩手分別向左右展開,如以著力的大小而論,左掌著力較大,為實;右鉤手著力較小,為虛。
如以內氣的收放而論,則是內氣從丹田外發(fā),分別達于兩手,左手和右手都是由虛變實。又如:“跨虎”式,兩臂伸展外撐,以著力的大小而論,右臂著力較大,為實;左臂著力較小,為虛。若以意念的傾注而論,在右臂之中,又是意注于尺骨側,是尺骨側為實,橈骨側為虛。
正因如此,我們在探討太極拳的虛實問題時,首要的步驟,就是弄清楚區(qū)分虛實的各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