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太極拳要從低架練起,學習學習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通過修煉太極拳能修身養(yǎng)性。太極拳的特點是一動無不動,在練習中體會太極拳的精神要領,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練習太極拳低架的四大優(yōu)勢
正確的練習太極拳有健身效果,錯誤的練習太極拳會傷身、傷元氣,因此,想要健康,就從低架學起。
一、有利于松胯,使髖關節(jié)放松,有利于鍛煉腰胯的靈活性。人體力學告訴我們髖關節(jié)活動范園大小能直接影響下肢的柔韌素質,髖關節(jié)是球窩形關節(jié),要想增大它的運動幅度,(加大它的活動曠量),加強它的穩(wěn)固性,則必須下番苦功,其中除了踢腿、壓腿等有利于髖關節(jié)鍛煉的措施之外,還應該包括練低樁、走低架等功力訓練。
二、有利于重心下移,穩(wěn)固下盤,增強體力,提高身體素質。不倒翁之所以不易倒,就是因為重心在底下,人體保持穩(wěn)定平衡的方法之一、也是要常常重心下移.因為重心下移,有利于借助地面的反彈力。
太極拳運用的力學符合物理學,在技擊和推手中有很多力的運用,掌握發(fā)勁有助于提高太極境界。
人體力學告訴我們,人施加給地面多少作用力,地面就會作用于人多大的反作用力。同時,練低架太極拳,膝關節(jié)必然彎曲,重心下移,這樣可以緩沖外力起保護作用。降低人體重心,人與地面的合力加強,穩(wěn)定性就強。
所以雙足同樣分開站立,低勢下蹲,就比站起來穩(wěn)定。重心越高,人與地面的合力越小,穩(wěn)定程度也就越小。相反,重心低,合力大,穩(wěn)定程度也就大。
此外,日常生活和勞動中,人體不論推、拉、打、舉、提種種物體時,大都是先要取下蹲的姿勢。體育運動中的長跑、跳高等項目,起式都是先下蹲。由此可見,平時練低勢拳架增強下之肢的鍛煉,肯定是有益于增強人的體力的。
太極拳是門武術,也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其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現(xiàn)代人具有教育意義。
三、技擊時,有利于隨屈就伸,隨高就低,便于應敵。有人說:“你練低架子,打架時誰采取低勢?”其實,練低架子,并不等于交手時必須運用低架子。
拳論講了“隨屈就伸”“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如果你平時不練低勢,只走高架子,那么—旦遇到敵人采取下沉姿勢時,你只好彎腰、蹶臀、前傾,或繃胯后仰,你的腰腿就很難做到“因敵變化示神奇”。
四、有利于養(yǎng)生之道中“上虛下實”的修煉功夫。太極拳終目的在于養(yǎng)生健身,所以它一向重視內(nèi)功修煉,而內(nèi)功修煉的重點是做到上虛下實,即講求意念放松,內(nèi)氣(真氣)下沉,氣沉丹田,克服“提心吊膽”內(nèi)氣上涌、上浮等現(xiàn)象。
而平時練拳走低勢,有利于由外及內(nèi)的意氣的松沉,這樣肯定對于養(yǎng)生有益。特別是年歲稍高的人們,或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們,往往是上實下虛,“頭重胸悶,腰腿軟”,又有云“人老先從腿上老”。
如果平時注意腿功樁功的鍛煉,則可以防止這種狀態(tài)的出現(xiàn)。而拳走低架正好是一種活樁鍛煉,陳照奎老師、馮志強老師都講過拳走低架就等于練活樁。有云:“神仙留下健身方,開檔下胯為良”。
練太極拳拳走低架易學習
一、是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強化訓練
低架練太極拳是一種挑戰(zhàn)自我的強化訓練。其特點是強度大,體能消耗大,苦練一年相當練十年。有利于強化鍛煉腰胯的靈活性。
強化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強化下肢的柔韌性的鍛煉,髖關節(jié)是球窩形關節(jié),要想強化它的運動幅度,加強它的穩(wěn)固性必須下番苦功。
很多人在練習中都會說,練習太極拳傷膝蓋,其實練習太極拳不僅不傷膝蓋,對膝蓋還有保護作用。
二、達到事半功倍后學者居上的效果
練低架太極拳有利于重心下移和穩(wěn)固下盤,增強體力,快速提高身體素質,達到事半功倍后學者居上的效果。人體保持穩(wěn)定平衡的方法之一,也是要常常重心下移,因為重心下移,就象不倒翁重心在底下,有利于借助地面的反彈力。
人體力學告訴我們,人施加給地面多少作用力,地面就會作用于人多大的反作用力。降低人體重心,人與地面的合力加強,穩(wěn)定性就強。所以雙足同樣分開站立,低勢下蹲,就比站起來穩(wěn)定。
此外,日常生活和勞動中,人體不論推、拉、扛、舉、提種種物體時,大都是先要取下蹲的姿勢。體育運動中的短跑、跳高等項目,起式都是先下蹲。由此可見,平時練低勢拳架增強下肢的鍛煉,肯定是有益于增強人的體力機能的。
學習低架不僅對太極拳境界的提高有幫助,而且還能提高身體的平衡性,太極拳的好處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