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學習太極拳,但是也有很多人都反映太極拳不好學,學習了很久也學不到太極拳的精髓。那么剛開始學習太極拳的人應該如何去學習呢?小編在文章中給大家總結了學習太極拳的三個階段,一起來看下。
太極拳是一項傳統(tǒng)的運動項目,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學習了解的地方,因此學習太極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將太極拳學好的,學習要分一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訓練太極拳正確的動作姿勢與運動方向。
正確掌握太極拳姿勢與運動方向,是演練太極拳的初步階段。
首先需要嚴格按照太極拳中正放松的要領,訓練太極拳姿勢方向的準確性,動作處處走弧型,需要用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外三合要領來檢查姿勢的規(guī)范性;運動時要求做到步法正確,手法清楚,身法中正和順,眼法顧盼有度。
在太極拳的學習中正確的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guī)律是很有必要的,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動作的準確性。
以輕靈柔和的運動形式,鞏固太極拳姿勢和方向的整體協(xié)調性、運動連貫性、動作一致性。從而為下一階段太極拳獨特的身法訓練打下嚴格基礎。
第二階段,訓練太極拳內外兩種身法。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項目,其身法獨特,融合了有形可見的外在身法、嚴密細膩的內在身法兩部分內容。
太極拳外在身法清晰可見,指在運動中的動態(tài)身法特點,主要有:虛領頂勁,尾閭中正,連綿柔和,上下相隨,松肩墜肘,腰胯松活,襠勁圓整。
演練者在掌握正確姿勢和方向后,需要一定時間和運動量來掌握鞏固這些身法特點,這個階段的技術可由少積多,逐一嚴格掌握,日日用功,水到渠成。
太極拳內在身法細膩含蓄,運動時不易觀察,指太極拳運動鍛煉五臟六腑時所必須掌握的身法內容,主要有:兩肋松合,肩胛松落,舒筋拔骨,脊椎領落,命門聚放,肩胯抽換。
在了解掌握外在身法要領的基礎上,更需要科學訓練這些提高和改善內臟功能的內在身法要領。
首先,演練者要培養(yǎng)自己動態(tài)中兩肋的運動習慣,再使肩膀與兩胯筋窩松活,進而鍛煉脊椎骨以命門處為中心點上下舒展,同時嚴格鍛煉兩腰放松狀態(tài)下主宰被動的四肢這一太極拳獨特運動習慣。逐漸達到太極拳鍛煉人體五臟六腑的效果。
第三階段,訓練太極拳的基本內勁系統(tǒng)。
傳統(tǒng)太極拳運動,具有輕靈柔和圓轉自如的特點、四兩撥千斤的技擊原則、內外兼修的健身功效。這些都是高質量內勁運動的表現形式和效果。
太極拳內勁訓練系統(tǒng)的訓練方法不可缺少。“力出于骨,勁蓄于筋。”內勁就是身體整體彈性力和放松狀態(tài)下重力暢通無阻的傳遞力量訓練,太極拳內勁訓練,需要首先訓練以下兩種太極拳運動時對整體力量的傳遞形式。
其一,嚴格太極拳論所說“其跟在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通于背,行于手指”的要領,進行肌肉放松和周身筋絡舒展狀態(tài)下,身體重力的反彈訓練。
跟起跟落的運動訓練,是了解和掌握太極拳內勁系統(tǒng)的初步方法,其訓練關鍵,在于保持身體重力下降與上升時傳遞通暢無阻,從根本上提高整體重力的傳遞速度與質量。
其二,特別針對兩腰主宰的運動習慣,通過嚴格不懈的身法要領。有效訓練和提高身體關節(jié)韌帶的彈性功能。而且,使其與內臟順動和協(xié)一致。
這個時期,需要嚴格按照太極拳輕靈柔和放松舒展的特點,感知和提高動態(tài)下肌肉均勻放松能力,謹慎調控和盡量避免因局部肌肉緊張而造成僵硬的習慣,從而有效增加伴隨腹腔壓力而迅速產生的松柔綿彈的內勁,訓練瞬間內勁速度傳遞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