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粘勁的六個階段
一、定人
(l)初級階段
要選擇太極拳技術比自己高的陪練,好請老師做陪練。因為初練拳者,心情緊張,手臂部知覺不靈,猶如木棍,腰胯不松,進退虛實不分。<<<做這簡單運動解決腰酸背痛問題
因此,讓老師引領,邊推邊指正動作姿勢及粘、掤的表現(xiàn)。這種推手俗稱“喂勁”。如慈母之喂食,日久感覺漸趨靈敏,由手臂而肩胸,而背,乃至周身皮膚,均能粘住敵身。
仿佛嬰孩之由接受喂食而能自動地精確進食一般,意求粘連勁。切記不必急于求其他勁力,要單一目標而求之。
(2)總結階段
熟練后,應與相等技術者推練,這樣推練是一種比較法。邊推邊總結自己的接觸感受也是推手者離母獨立生活的階段。
實踐出真知,與同等技術者推練,當然不如與老師推練那樣,粘、連、沾、隨,不丟不頂。推時會產生凸凹、頂、丟、偏之病,這樣兩人才能吸取教訓,不斷求精。
(3)驗證階段
要選擇初練推手者練習求粘。因為初練者與己初練時一樣。讓彼把自己原來的毛病表現(xiàn)出來,更能促進練粘功的進程。
只要能適應彼的各種動作,說明自己的粘功有了根基。然后與不同層次的人推練,逐漸求適應感覺,久練,達到隨心所欲用粘功。
二、定形式
各種形式是前人推手求粘勁的途徑,他們創(chuàng)立的推手形式都經歷了實踐考驗。各種形式是按人們的認識從易到難的規(guī)律制定的。陳式太扳拳有五種推手形式,即挽花、定步、活步、大捋、花腳步。練習者按照這種形式順序求練,粘勁功夫定能求達。
三、定位置
要根據推手的形式,選擇練習搭手的位置。推手的粘吸位置順序為:上肢、腕、肘、臂、肩;下肢腳、膝、胯、臀。然后從遠到近,以身試手練習。終練出渾身能掤,能粘。這樣才能趁機放勁,力求達到“挨著何處何處擊”的高級功夫。
四、定速度
初練者動作不靈活,意導緩慢,推練時要隨著形式、位置變換速度。速度順序要先練慢速再練快速,然后再練快慢交錯,逐步求達快慢都能粘吸對方。
五、定力度
推手用輕力,再逐漸加力度。不論輕力還是重力,都應均勻用力。每周要用重力推練三次,每次約五分鐘,然后用輕力推練。目的是使對方更好地掌握感知的粘勁。
再用重、輕、空三種力度變換推練。求敏感要在不知中形成習慣,增加難度,才能加速粘、掤功夫的提高。
六、定距離
距離固定使初學者有規(guī)可循。上肢的粘、連與下肢有關,與腰胯旋轉有關。初練時,距離不定,便容易犯頂、丟之病,好是先定步,再動前弓步,掤練一段時間,再活步推練,能直來直去上下步,也能走圓弧推練。堅持推練,膚感定增。
后要綜合訓練,先按照五種推手形式求粘,再練散手用粘,要不斷地總結經驗,防守能做到堵、截、理、繞四技法,放勁能畫圓出方,干凈利索。
太極拳入門要領
一、太極拳入門松沉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