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24式太極拳
張三豐24式太極拳教學
1、系統(tǒng)規(guī)劃與分期學習相結合
要進行太極拳的學習,首先你必須具有一個科學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要注意做好學習的工作。按照你自己的規(guī)劃,按步驟,按時期提高你的太極拳水平,同時逐步的進行相應內容的學習。
2、科學授拳與改革創(chuàng)新相結合
為了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我們需要對太極拳做一定的改變,讓其能夠更加適應現(xiàn)代人群的需要。另外,由于學習人群的不同,也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對太極拳加以演變,使得它能夠更符合不同人群的需要。
3、正確示范與分步講解相結合
提高學員的演練水平,教師是關鍵。一個優(yōu)秀的太極拳教師必須具備一系列良好素質,不僅對太極拳的理論有很通透的理解,而且能熟練地掌握太極拳演練技術,還要有耐心和赤誠的服務之心。
人們常說:“會練的是笨把式,會講的是巧把式,又會練又會講就是好把式”。在太極太極拳教學中,教師熟練、優(yōu)美、正確的示范會使學員通過第一感覺,建立起優(yōu)美的太極形象,使學員盡快對太極拳產(chǎn)生濃厚的的興趣。
太極拳講究呼吸自然、用意識引導動作,是“大腦支配下的意氣運動”。要求心指揮形,而形又要表現(xiàn)出心的意境,從而起到“身心合一,內外兼修”的作用。運用想練結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聚精會神的看老師演練,然后閉目把老師的演練認真想一遍。
接著,自己用意識思維按老師的要求一 招一式地練拳,然后再睜開眼睛實踐練習。這種用“思維”學練拳術的方法,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把這一個一個分解動作完整地串聯(lián)起來,通過分步練習,做到完整一一分解——再完整。
4、拳理貫穿與形象講解相結合
在教學中始終抓住“太極十大要領”、“腰主宰全身”和“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而開于手指”先根后梢基本拳理,將示范與講解的重點,放在“腰上”和“腳下”,十大要領貫徹始終。
在基本動作學習中,首先要求掌握腰的靈活旋轉和重心的正確轉換,然后配之手法和眼法,強調“太極沒有手”。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后,學員會對太極的習練方法有一定的認識,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進一步學好太極拳打下扎實的基礎。
5、動作分解與口訣示教相結合
太極拳的動作比較復雜,曲折,我們針對初學者的困難和集體教學的特點將各式動作按它本身的規(guī)律分解成若干動作,對每一個新學動作,首先進行一招一式的拆分,講解中將每一拳勢,拆分成多個動作,把它的運動路線勾畫出來,并配以口訣示教。
如:攬雀尾可分解成掤、捋、擠、按四個動作來介紹,其口訣就編為左掤、右掤、平捋、前擠、后坐、前按;又如“云手”動作比較復雜,我們就先教腰下腿部側向移動,再教腰帶上身左右旋轉45度。
然后教腰帶單手向外劃立圓,再練習兩手交替劃“相切”的兩個立圓,再逐步過渡到上、下肢配合,并配以相應的口訣教學,比較復雜的“云手”就容易學會了。
6、課內教授與課外輔導相結合
老年大學和社區(qū)學校太極班學員絕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且是初學者。每周1節(jié)課(1個半小時),上課知道,課后容易忘記,因此僅用一學期16節(jié)課課堂時間學好一套套路是不可能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采取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的辦法,在輔導站場地上辦起第二課堂,老師每天結合課堂進度為學員進行義務輔導,并進行適量的練習。
釆用這種方法后,學習效果非常明顯,從而以“第一課堂周授課與第二課堂日輔導相結合”的授課方式,也成為虹口區(qū)老年大學和涼城社區(qū)學校太極教學的一大亮點,倍受中老年朋友的親睞,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規(guī)范練拳與考段考試相結合
太極拳是集哲學、醫(yī)學、兵學、美學、力學、音樂、舞美、書法、繪畫于一身的百科全書,它以其獨有的特點和效果,成為中華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深不見底、寬不到邊,是一門文化底蘊很深,系統(tǒng)性極強的學問。
但是,要學好并盡快取得效果,除認真聽課、刻苦練習外,必須養(yǎng)成長期讀書的習慣,并定期進行專業(yè)考核。我國體育項目中太極拳段位考核制度就是一條通向太極拳專業(yè)學習的正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