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既是動中求靜,亦是靜中有動,靜待其動。靜待其動一是在行拳時,一勢既完時靜待下一勢的“勢”動,即動而復靜,靜中有預動之勢,內氣若能運到十分充足則下勢之機自然躍躍欲動。
二是在推手較技時的靜待“彼”動,即舍己從人,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三是實戰(zhàn)時,若能身心虛靜,則精神內固,氣不散亂,神氣合一,意在人先,人不知我,而我獨知人,以靜制動,后發(fā)先至。
二、要想虛靜空靈就要意守丹田后撐命門
太極重命門,氣功重丹田。練太極拳要時刻注意發(fā)揮命門穴的樞紐作用,命門穴是全身重心之所在,執(zhí)中達四旁,勁貫脊中,力由脊發(fā),命門穴為原動力之源泉,知命門方可知太極了。
每位習武者都非常重視丹田,因為丹田是人體力量的集合地,通過練習氣沉丹田,可以提高身體的平衡性。
三、要虛靜空靈就要讓氣團旋轉
要虛靜空靈就要讓氣團旋轉,讓氣團旋轉,就要暢通經絡,要暢通經絡,就要打通大小周天。
通過不斷提高太極拳運動水平,氣撐后命門才能打通大小周天,疏通經絡,使體內之氣隨心所欲的運行于全身或蓄聚到任何一個部位,靈活無滯,強化內勁,修身養(yǎng)性。
提到氣團旋轉,就是說讓手臂帶領身體內氣旋轉,而在體外感覺有一個更大的氣團也在旋轉,好像將沙石樹葉都驟了起來。這要求行拳走架時,動作要舒展,抱球要大,有氣貫山河的虛靜空靈感。
而太極起勢和收勢時,要體現(xiàn)內氣的小周天運行。太極行拳走架時,要體現(xiàn)內氣的大周天運行,意領氣隨,氣走經絡,貫通周身。
提到小周天,是指按人體子午線,即前南后北,前任脈后督脈,兩脈所構成的環(huán)狀脈線。先通過太極拳的練習,氣沉丹田,讓小腹膨脹。再進行“行氣”。氣在體前下降,過會陰,氣在身后上升,后依次沖過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復歸丹田,正好一周。
無極樁功要領
拳理說:“太極者,無極而生也。”練習此樁時身體處于高度放松狀態(tài),意形合一,陰陽相調,無形無象,是一種平衡和諧的內在運動。
1、樁勢
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身體自然站立,脊柱松直,頭微上頂,下頷內收,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兩側,掌心向內,掌指向下,口輕閉,舌抵上腭,雙目微閉。
練太極樁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本功,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穩(wěn)定性,老年人練習還能預防骨質疏松。
2、要領
十趾抓地,足心含空,兩腿微屈,斂臀松胯,含胸松腹,沉肩墜肘,精神集中,全身放松。
3、呼吸
以鼻呼鼻吸,呼吸自然、均勻、緩慢、細長。
4、意念
排除雜念,意念專一,使內氣充盈,任內氣自然周流全身,并達到身體內處的統(tǒng)一。
練習太極拳要用意念帶動四肢,這樣才能做到意動,在練習中不要有任何雜念,靜心修煉,練完太極拳你會身心輕松。